荃話題

香港鐵路發展

電車

由計劃到建造

香港的電車,起源於一八八一年,當時經已有人提議興建一電車系統,唯因未有財團感興趣而擱置。

直至一九零一年八月二十九日,政府終於通過興建電車系統計劃,並於一九零二年二月七日由在英國成立的「香港電車電力有限公司」 (Hong Kong Tramway Electric Company Ltd.)負責建造及營運,但稍後,這家公司被「香港電力牽引公司」(Electric Tranction Company of Hong Kong Ltd)接管。到了一九一零年,「香港電力牽引公司」改名為「香港電車有限公司」,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香港的電車系統由一九零三年五月開始建造,經過連番的測試後於一九零四年七月三十日啟用,當時的路線是由灣仔的軍起廠街到筲箕灣, 並有支線到跑馬地,而當時電車採用的電力是由電車公司自行發電的。當電車啟用初期,其電車車輛是使用由英國入口的單層電車, 車長29呎,闊六呎一寸。

營運

一九一二年,香港的電車開始踏入雙層年代,當時的雙層電車是由單層電車改裝而成,上層為無蓋設計,並設有頭等及三等。及後,雙層電車上層無蓋設計因受到成客投訴日曬雨淋,故此電車公司便為上層加上帆布帳篷。到了一九二三年,電車公司更將雙層電車的上層裝置 永久的木質上蓋。電車的電力供應,於一九二二年起更改為向香港電燈公司買電。

自日軍於一九四一年佔領香港後,多部電車因戰事而受損,故此在戰後,電車公司便向英國訂購電車零件,增加電車車隊的數量。到了一 九四九年八月,整個電車系統﹝跑馬地支線除外﹞都鋪設雙軌,並且開始對車隊進行翻新。

在六十年代初期,電車數目已由戰後的一百二十七輛增至一百五十九輛,而在一九六四年,三輛電車亦由太古船塢與工程公司製造並加入 車隊,使電車的數目增至一百六十二輛。隨著人口增加及路面交通擠塞,電車公司於一九六四年便構思在雙層電車的尾部加設一單層拖卡 ,並交由太古船塢設計及建造第一架樣版車。樣版車在測試後十分成功,故此電車公司於一九六四年十二月決定向英國訂購十個拖卡,並 在港裝崁,於六五至六六年間投入服務,並將拖卡定為頭等。隨著拖卡受到搭客的歡迎,電車公司再加訂十個拖卡,在六七年初投入服務 。拖卡雖然受到搭客的歡迎,但它卻帶來了噪音問題。電車公司為減輕拖卡的噪音問題,於六七年九月設計了一新款拖卡,車身的重量大 大減底,但噪音問題卻依然未能改善,故此拖卡在一九八二年全部退役。

隨著社會的發展,電車在一九七二年起取消了分等級制度,並於一九七六年起開始實施一人控制模式。而在一九七四年,「香港電車有限 公司」被九龍倉有限公司收購。

一九八六年起,電車公司為其下車隊進行了翻新工程,其中包括將電車上層的坐位由木製坐位改為膠製坐位。一九八九年三月三十日,位於銅鑼灣霎東街車廠被搬到屈地街,而原址則改建為時代廣場。

電車公司於二零零零年起,先後推出三輛新款電車,編號為168、169及170。該三輛列車外型呈流線型,座位較寬敞舒適。

到了二零零九年四月七日,「香港電車有限公司」的股權作出了重大的變動,本來由九龍倉全資擁有的「香港電車有限公司」,其50%的 股權轉售到法資的Veolia Transportation,並由其負責日常營運。到二零一零年二月十七日,九龍倉更宣布將餘下的一半股權售予 Veolia Transportation,令其全資擁有香港電車公司。至此,九龍倉正式結束了對香港電車三十六年來的控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