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新加坡華人社會與文化

【轉載】新加坡八和會館

今年新加坡八和會館(簡稱「八和」)160歲了,由地方戲曲的戲班人組織的團體當中,八和會館是歷史最悠久的。今天,職業的粵劇戲班已經沒落,由於八和勇於轉型,成為喜愛粵劇人士的大家庭,因而能夠持續至今。

「八和」來源

鹹豐四年(1854)李文茂率領梨園子弟參加太平天國起義,與清廷對抗了七年,起義失敗後,清廷遷怒於粵劇伶人,燒毀瓊花會館,禁止粵劇演出。光緒初年(1875)鄺新華等在廣州先成立吉慶公所,後設立八和會館,把粵劇界人士重新組織起來。

在中國,粵劇已經有400餘年的歷史,早在清朝雍正年間(1723至1727年),粵劇伶人(即藝人)在張五的領導下,在佛山設立瓊花會館,作為聯絡粵劇伶人的組織,那是粵劇界人士最早的行業團體。

鹹豐四年(1854)李文茂率領梨園子弟參加太平天國起義,與清廷對抗了七年,起義失敗後,清廷遷怒於粵劇伶人,燒毀瓊花會館,禁止粵劇演出。光緒初年(1875)鄺新華等在廣州先成立吉慶公所,後設立八和會館,把粵劇界人士重新組織起來。

為何稱「八和」?原來在八和會館成立之前,戲班中人已經根據職務、角色組成八個單位,這八個單位是兆和堂、慶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及普和堂。

兆和堂是公腳、小生、總生、正生、大花面的組合。慶和堂是二花面、六分的組合。福和堂是花旦、武旦、艷旦的組合。新和堂是男醜、女醜的組合。永和堂是小武、武生的組合。德和堂是五軍虎、打武家(即龍虎武師)的組合。慎和堂是負責接戲、訂立合同、接收定款的司理或經理的組合。普和堂是音樂人員(統稱棚面)的組合。

八個單位聯合組成一個總會,定名為「八和會館」,即大家聯合起來和諧共處的意思。

粵劇最早南來

在地方戲曲當中,粵劇是最早南來的劇種。光緒十三年(1887)李鐘玨南遊新加坡,撰寫《新加坡風土記》寫著:「戲園有男班,有女班,大坡其四五處,小坡一二處,皆演粵劇,間有演閩劇、潮劇……」,由此可見,1887年粵劇已是本地熱鬧的劇種。

追本溯源,1819年新加坡開埠後,粵劇伶人就隨著龐大的勞動隊伍南來謀生,1857年新加坡的粵劇伶人成立梨園堂。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更多粵劇伶人為了逃避追殺南來,到了1890年殖民地政府通令所有團體一律須注冊,梨園堂順應中國的八和會館的名稱,易名為新加坡八和會館。今天世界各地的粵劇界人士的組織多數稱八和會館。

上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是粵劇的鼎盛時期,戲院街(即士敏街)的梨春園,余東璇街(舊稱哇央街,即演戲的街道)的慶維新與慶升平戲院,是演出粵劇的大本營。接著,粵劇的大本營轉移到大世界、新世界及快樂世界(後易名繁華世界)三個遊藝場內的戲院。

梨春園舊址,現為酒店。

幾乎所有的粵劇紅伶如靚元亨、肖麗章、陳非儂(陳寶珠之父)、馬師曾、梁醒波、羅品超、白駒榮(白雪仙之父)、薛覺先、文覺非等紅伶,都曾來新加坡演戲,他們都曾拜會八和會館。其中羅品超還擔任過八和的總理(主席)。

大老倌羅品超先生曾任新加坡八和會館主席。

以現代藝壇術語來說,馳騁影壇、粵劇舞台和粵語話劇數十年的羅品超,可以說是一顆「天王巨星」。1933年至1941年,他常在新加坡和馬來亞各地演出粵劇,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後,他常參加星華籌賑會的演出籌款,也參加賣花籌款隊伍,1939年他當選為八和總理。上世紀50年代,羅品超回廣州,1997年他已85歲,還來新參加演出。他於2010年在廣州辭世,終年99歲。

吸納業餘粵劇愛好者入會

1906年八和會員99人,在粵劇戲班鼎盛時期它的會員更多。上世紀60年代之後,粵劇戲班式微,粵劇幾乎依賴業余團體支撐,戲班人逐漸減少,且趨向老化。於是八和開放門戶,吸納業余粵劇愛好者入會,推選非戲班人為理事,業余粵劇表演藝術家胡桂馨2000年起擔任八和主席至今,理事當中也多數是業余團體的粵劇界人士。

「福陞劇團」最近訪新演出,在到埗時獲新加坡八和會館熱烈歡迎。

目前八和最資深的會員是自稱「百歲老人」(90余歲)的邵振寰,他曾是紅遍新馬港數十年的文武生,今年9月17日晚上,他在八和160週年演出,以矯健的台步出場,站立演唱《白楊塚下一凡僧》,象徵八和是一棵健壯的蒼松,迎風屹立。

先生於2002年離世,享年103歲。

轉載自聯合早報網 - 《八和會館 開放門戶步入160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