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中華文化節

關於中華文化節

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在凸顯多元文化的同時,亦處處展現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藝術。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首度推出「中華文化節」,旨在弘揚中華文化,以提升市民的國民身分認同及文化自信,同時吸引並匯聚內地和世界各國頂尖的藝人 和藝團來港交流。 「中華文化節」的標志以通透的「窗欞」為設計概念,寓意香港是「文化窗口」,向世界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標志形似翠綠寶玉,象徵「中華文化節」各項精彩節目和活動絢麗如玉,盡是中華文化的藝術瑰寶。

首屆「中華文化節」內容豐富多彩,大型演出包括壯美的開幕舞劇《五星出東方》、康文署品牌項目「中國戲曲節」的精選劇目,以及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 多個本地藝術組織更將攜手協力,竭盡所能為文化節製作優質節目,既有富傳統色彩的音樂與舞蹈表演,亦有跨媒體演出、電影、展覽、講座、藝人談、大師班等。

為了打造「中華文化節」,我們不但對外拓展,與內地不同省市的優秀藝團協作互動,而且致力於對內宣傳,鼓勵各階層和不同年代、不同界別的市民參與文化節各類活動 ,並透過推廣及延伸活動,讓中華美藝紮根於校園。 期望文化節能促進不同地區和文化界別的交流融合,讓璀璨的中華文化藝術大放異彩!

關於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

願景 -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蘊含生生不息及多元融和的特質,賦予我們共同的價值觀和生活模式。我們將透過展覽、活動、交流、合作和推廣,讓青年人及社會大眾體會中華文化的精髓,增強對國家認同和文化自信。

使命 -

  • 加強社會各界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興趣
  • 透過多元化的節目弘揚中華文化
  • 聯合不同持份者,共同宣揚中華文化
  • 提升市民的國民身分認同及文化自信

信念 -

  • 多元一體
  • 和而不同
  • 協作共融
  • 薪火相傳
  • 專業敬業
  • 與時並進

標誌設計詮釋

華 - 古文同「花」,具「美」義。標誌以赤紅立柱為梗,湛綠斗拱為瓣,展現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立柱」乃中國傳統木建築的承重構件,使建築巍然聳立,象徵中華文化之源遠流長,以一體承載,獨具綿延堅韌的生命力。

「斗拱」是中國傳統木建築的獨特結構,其多層複合的「鬥」與「拱」同時展現力量與美學的特質,既使屋簷向外延展,亦將重量凝於立柱,猶如極具包容性的中華文化,廣納百川,且具多元融和之美。

「中」居中置於「華」內,標誌左右對稱有序,象徵中國傳統的中庸平衡之道。

紅綠設色,既為中國常見的色彩搭配,蘊含中華文化鮮明獨特和生生不息的特質。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GBS,JP的開幕獻詞

香港植根深厚的中華文化,並融入多元的世界文化,形成中西文化薈萃,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更是促進中華文化在國際間影響力的平台。 在國家的堅定支持下,香港正全面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助力國家加強國際傳播力,講好中國故事。

為進一步在香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透過策劃及舉辦多項文化和歷史活動,積極推廣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節」正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品牌項目。

「中華文化節」匯聚古今文化精粹,節目繽紛多彩,除了「中國戲曲節」精選劇目和獲國家藝術基金肯定的本地優秀作品外,還邀請內地不同省市的優秀藝團來港演出,以及與 其他文藝組織合辦的精品演藝節目,讓觀眾體驗中華大地不同地方色彩的演藝風情。 觀眾亦可參與視覺藝術展、專題講座、藝人談、電影放映、大師班和啟導交流的延伸活動。

「中華文化節」透過多元和互動的展演項目,加深市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認同,更成為向遊客展現中華文化新姿的重要窗口。 在此誠邀大家一同參與,欣賞「中華文化節」呈獻的文化藝術瑰寶,體會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為我們絢爛的文化傳統而自豪。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