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基辛格

學術生涯

戰爭結束後,基辛格回到了美國。

1947年9月,他根據《士兵權利法案》獲得獎學金並進入哈佛大學政治系學習。在哈佛讀書期間,基辛格榮幸地得到了威廉·埃利奧特做他的導師。埃利奧特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是哈佛的一個傳奇人物,為黑格爾的信徒。他教授給了基辛格一套完整的保守主義政治哲學,併成為發現基辛格的第二個伯樂。

1950年,在埃利奧特教授的指導下,基辛格完成了他的本科畢業論文,題目為《歷史的真義—關於施本格勒、託因比及康德的感想》。這篇本科論文長達377頁,埃利奧特教授僅看了前100頁,就提筆批了「最優」。基辛格的論文至今在哈佛仍被人提起,因為他的論文篇幅過長,學校被迫制定了「基辛格規則」,這條規則限定未來的大學生在撰寫本科畢業論文時,長度不得超過基辛格論文長度的1/3。由於本科學習成績優異,基辛格被免試推薦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

1952年,他獲得碩士學位。

基辛格根據《士兵權利法案》獲得獎學金並進入哈佛大學政治系學習。

1954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基辛格的博士論文題為《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斯爾累與和平問題,1812-1822年》,該文集中研究了1815年維也納體系的建立與維持,實際上是對歐洲古典均勢學説的評述,它奠定了基辛格作為現實主義學派中第一流學者的聲譽。由於傑出的學術成就,基辛格被授予夏季獎。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他曾擔任一門社會學概論課程的教學;他還組織了國際問題研究班,並創辦了一份名為《合流》的季刊。但是,基辛格留校任教的願望卻被哈佛大學粗暴地拒絕了。

1955年,基辛格不得不回到故鄉紐約,擔任美國對外關係協會研究小組的研究主任,負責起草帶有結論性的研究報告,並準備出版專著。

1957年,基辛格出版了《核武器與對外政策》一書,該書首次提出了有限戰爭的理論,從而使基辛格在學術界和對外政策研究領域一炮而紅。同年,哈佛大學決定聘用基辛格,授予他講師等級。

1957-1969年,基辛格歷任哈佛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與此同時,他還在校外擔任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特別研究計劃主任、國際問題中心成員、國家安全委員會和蘭德公司顧問等兼職。

1957年,基辛格出版了《核武器與對外政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