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核能

車諾比(切爾諾貝爾)核事故

車諾比核災(英語:Chernobyl nuclear disaster, Chernobyl disaster),或稱車諾比事件,是1986年4月26日於蘇聯烏克蘭普里比亞特市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的核子反應爐破裂事故。該事故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最高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該事故對蘇聯影響甚大,前蘇聯官方的報告表示,約60%受到放射線塵污染的地區皆位於白俄羅斯境內。經濟上,這場災難總共損失大概六百八十億美元(已計算通貨膨脹),是近代歷史中代價最大的災難。前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戈巴契夫曾經說:「車諾比核災可能成為5年之後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過我所開啟的改革事業」。

由於放射性物質大量釋放,具有大範圍健康及環境影響,必須制定長期應變計畫與監控。此外,蘇聯當年緊急以鋼筋混泥土製成「石棺」,遮蔽事故爆炸而裸露的反應爐,但在反應爐內的大量放射性廢水持續侵蝕下,2012 年必須倚賴各國捐款再建新石棺,直到 2016 年才完工。即便具備專業輻射防護知識,負責石棺內出事反應爐的工程人員,也需要按月輪班離開管制區;就算是管制區以外的鄉鎮,醫院內也常備輻射檢測的儀器。所以,車諾比核災區至今仍未恢復正常,

當地政府及民眾至今仍努力應對三十多年前核災的遺害,近十年的旅遊開發,正是為了籌集應對核災所需的資金。車諾比的管制區範圍超過 2,000 平方公里,雖然今日旅客已可進入管制區遊覽,卻不代表當地已經恢復正常生活,因為每個人在管制區的停留時間及地點,必須受到嚴格規範,以免暴露過量的輻射。

國際核事件分級:第7級

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的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發生爆炸,造成大量輻射外洩,波及附近數百公里,成為核工業史上最嚴重的事故。

起因

事故的起因是核電站的4號機組在準備測試期間,操作人員為了滿足測試條件,關掉機組部分的安全設備,使反應堆在低功率及不穩定的狀態下運行了數小時。
這些不當的操作導致反應堆內產生蒸汽爆炸,使反應堆損毀及廠房起火,令大量輻射外洩。

事故摘要

為了進行測試,4號機組若干安全設備被關掉

反應堆在低功率及不穩定的情況下,運行了數小時

4號機組發生蒸汽爆炸並損毀反應堆,引發火警

大量輻射外洩,波及電廠數百公里內的地區

影響

汲取經驗和改進

  • 事後,世界核營運者協會於1989年成立,促進業界分享核安全和管理模式的經驗。
  • 國際原子能機構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核能機構亦制定了「國際核事件分級表」,加強與公眾就核事故的溝通。
  • 切爾諾貝爾核電站於2012年開始建造一個巨型的安全隔離裝置,以覆蓋被損毀的機組,並於2017年完成組裝,預期至少能使用100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