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精神病
甚麼是精神病?
這是一種腦部功能不穩定的疾病;病人的情緒、思想或行為暫時或長期出現障礙;嚴重時,會改變病者的性格、社交和人際關係。
為什麼會患上精神病?
精神病沒有單一或明顯的病因,通常由多種誘發因素互相影響而產生:
生理因素:
腦部化學物質失調、腦部受損、身體疾病;
心理因素:
個人性格、情緒;
環境因素:
生活壓力、重大轉變、創傷經歷、葯物作用;
遺傳因素:
精神分裂症、抑鬱躁狂症等精神病有遺傳傾向。
誰會患上精神病?
任何人都有機會患上精神病;根據各大城市的研究,平均十個人中有一人在一生中會患上精神病;根據香港政府 1998 年公佈的數字,本港患上各種不同程度精神病的人數,超過一百二十萬。而需要各項康復服務的精神病患者也接近九萬人。
常見精神健康問題
精神病只是一概括名詞,其實精神病種類繁多,有急性或慢性,亦有溫和及嚴重之分。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精神病:
我可協助精神病人康復嗎?
除了由專業人仕提供的醫葯始療、心理輔導,與及由志願機構提供的社區服務外,病人的親友、鄰居、同事及社會人仕的接納和支持,對病者的順利康復都極為重要。
作為精神病康復者的家人:
- 多關懷他們,並留心其精神狀況;
- 確保他們依時覆診和服葯;
- 避免過份監視;
- 勿過份照顧,對他們有信心,讓他們學習獨立;
- 給予他們平靜和有規律的生活環境;
- 鼓勵和陪伴他們參與活動。
作為精神病康復者的朋友和鄰居:
- 視他們為正常人;
- 尊重他們,交往時要有禮貌和平等;
- 用和藹、誠懇的態度和他們交談;
- 嘗試細心聆聽他們的傾訴,不但讓他們有宣洩的機會,也能對他們的內心世界有更深的了解;
- 毋須對他們些微莫名奇妙的舉動大驚小怪;
- 邀請或陪伴他們參與社交活動;
- 協助他們找尋工作。
作為精神病康復者的僱主或同事:
- 對他們有適當的期望,給予適量的工作;
- 耐心地講解工作性質和範圍;
- 適當的讚賞,鼓勵他們逐步提高工作效率;
- 避免過份挑剔;
- 嘗試了解他們,互相建立友誼。
作為公眾人士對精神病康復者的態度:
- 對不幸患上精神病的人應寄予同情和體諒;
- 尊重他們作為社會一份子應有的權利;
- 主動認識有關精神病的正確知識,免卻不必要的猜測;
- 嘗試參觀精神病康復機構,消除疑慮;
- 參與服務精神病康復者的義務工作,親身認識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