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極端天氣

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是自前工業時期 (大約1850年至1900年間) 以來,地球表面出現的長期升溫,這一現象主要由人類活動,特別是化石燃料燃燒所致,導致大氣中熱致暖的溫室氣體水準上升。此術語與「氣候變遷」並非可互換使用。

自前工業時期以來,據估計人類活動使地球全球平均溫度上升約1攝氏度 (1.8華氏度) ,而目前這一數字正以每十年超過0.2攝氏度 (0.36華氏度) 的速率增加。自1950年代以來,當前的暖化趨勢無可置疑地是人類活動的結果,且其速率在千紀以來前所未有。

雖然地球的氣候在過去的歷史中曾多次變化,但目前的暖化速率在過去一萬年內尚未出現過這樣的情形。

根據美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 (IPCC) 的說法:「自1970年代開始進行系統性的科學評估以來,人類活動對氣候系統暖化的影響已從理論轉變為既定事實。」

取自自然來源 (如冰核、岩石與樹輪) 與現代設備 (如衛星與儀器) 的科學資訊,皆顯示出氣候正在變化的跡象。

從全球氣溫上升到冰蓋融化,日益增長的證據顯示地球正在變暖。

自20世紀中葉以來的變化速率在幾千年至今的時間裡前所未見。 地球的氣候在歷史上一直在變化。僅在過去的8十萬年中,就有過八次冰河期與較暖的時期循環;最近一次冰期結束大約在11,700年前,標誌著現代氣候時代的開始——也是人類文明的開始。這些氣候變化大多被歸因於地球公轉的微小變化,從而改變地球吸收的太陽輻射量。

目前的暖化趨勢不同於以往,因為它顯然是自19世紀中葉以來的人類活動所致,且其速率在近世的幾千年中未曾出現過。不可否認的是,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使太陽能量在地球系統中被更多地困住。這額外的能量已使大氣、海洋與陸地變暖,並引發大氣、海洋、冰凍圈與生物圈的廣泛且快速變化。

地球軌道上的衛星與新技術已協助科學家掌握全景,於全球各地收集有關地球及其氣候的多種類型資訊。這些長年累積的數據揭示了氣候變遷的跡象與模式。

科學家在19世紀中葉證實了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熱致暖特性。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 (NASA) 用於研究氣候的眾多科學儀器,重點在於這些氣體如何影響紅外輻射穿過大氣層的運動。從這些氣體濃度增加所帶來的測量影響來看,毫無疑問,溫室氣體的增加會使地球變暖。


放大

從格陵蘭、南極以及熱帶山區冰河中取得的冰核顯示,地球的氣候會對溫室氣體水準的變化作出反應。古代證據也可在樹輪、海洋沈積物、珊瑚礁與層層沈積岩中找到。這種古地史資料 (稱為古氣候證據) 顯示,當前的暖化大約以比冰河期後平均暖化速率快約十倍的速度發生。人類活動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較冰河時代後的自然來源增加速率高出約250倍。

自20世紀中葉以來的變化速率在幾千年至今的時間裡前所未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