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獅和北獅今天漢族的舞獅主要分南獅、北獅兩種。最初北獅在長江以北較為流行;而南獅則是流行華南、南洋及海外。近年亦有將二者融合的舞法,主要是採用南獅的形象、北獅的步法,稱為「南獅北舞」。 舞獅之前通常還會舉行「點睛」儀式。儀式由主禮嘉賓進行,把硃砂塗在獅的眼睛上,象徵給予生命。 北獅北獅的造型酷似真獅,獅頭較為簡單,而獅身披金黃、橙、紅色毛。舞獅者的衣服、褲子、鞋都會披上毛,故而未舞看起來已經是維肖維妙的獅子。一般來說二人舞一頭獅子,但若是小北獅則是一人。北獅表現靈活的動作,與南獅著重威猛不同,主要是以撲、跌、翻、滾、跳躍、擦癢等動作為主,甚至利用台凳、踩球、搖搖板等道具。北獅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獅頭上有紅結者為雄獅,有綠結者為雌性。;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領,手拿綁有彩帶的獅球。有時一對北獅會配一對小北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北獅表演較為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河北是北獅的發祥地。徐水縣北里村獅子會創建於1925年,以民間花會形式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得以迅速發展。 如今,舞北獅已經成為中國的運動項目,並有香港發展的套路比賽。 徐水舞獅的活動時間主要在春節和春季寺廟法會期間,表演時由兩人前後配合,前者雙手執道具戴在頭上扮演獅頭,後者俯身雙手抓住前者腰部,披上用牛毛綴成的獅皮飾蓋扮演獅身,兩人合作扮成一隻大獅子,稱太獅;另由一人頭戴獅頭面具,身披獅皮扮演小獅子,稱少獅;手持繡球逗引獅子的人稱引獅郎。引獅郎在整個舞獅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他不但要有英雄氣概,還要有良好的武功,能表演「前空翻過獅子」、「後空翻上高桌」、「雲里翻下梅花樁」等動作。引獅郎與獅子默契配合,形成北方舞獅的一個重要特徵。徐水舞獅的基本特徵是外形誇張,獅頭圓大,眼睛靈動,大嘴張合有度,既威武雄壯,又憨態可掬,表演時能模仿真獅子的看、站、走、跑、跳、滾、睡、抖毛等動作,形態逼真,還能展示「耍長凳」、「梅花樁」、「跳樁」、「隔樁跳」、「亮搬造型」、「360度擰彎」、「獨立單樁跳」、「前空翻二級下樁」、「後空翻下樁」等高難度技巧。 徐水舞獅在中國民間藝術表演中佔有重要地位,1953年,曾到首都北京參加中國民間藝術匯演,並代表國家多次出訪演出。曾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的「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的比賽中獲一等獎。河北省雜技家協會於2001年10月正式命名北里村為「雜技舞獅之鄉」。目前,由於舞獅道具昂貴、培養新人不易等原因,徐水舞獅面臨傳承危機,亟待有關部門加以搶救、扶持。 南獅南獅又稱醒獅或廣東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功架。南獅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獅子神態,一般只會二人舞一頭。獅頭以戲曲臉譜作鑒,色彩艷麗,製造考究;眼簾、嘴和耳朵都可動。跟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許多的獅頭會有LED的裝飾,可以隨意開關。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表演時講究表情,有搔癢、抖毛、舔毛等動作,惟妙惟肖,逗人喜愛。由於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古人將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徵,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元宵節及其它重大活動裏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南獅的獅頭,有人說來自年獸的造形。南獅的獅頭還有一隻角,早年甚至以鐵製做,舞者身備利器,以應付舞獅時經常出現的武鬥。 南獅的獅頭一般上可分為鶴山裝獅和佛山裝獅:佛山裝獅的獅頭較大而圓,額位寬而有勢,嘴較平闊;而鶴山裝獅的獅頭較扁而長,嘴突出如鴨嘴狀,因此內行人又稱之為「鴨嘴獅」。 傳統上,南獅獅頭造型上有「劉備獅」、「關羽獅」、「張飛獅」之分。「劉備獅」通常都走在中間,而顏色則常為金色。三種獅頭,不單顏色,裝飾不同,舞法亦根據劉備、關羽、張飛的性格而異。 農曆新年時,舞獅隊會在嘈吵的炮仗聲中每門每戶拍門求利是。舞動時會配以大鑼、大鼓、大鈸。傳統上,還會有一人扮作「大頭佛」,手執葵扇帶領。舞獅的花樣很多,有:起勢、常態、奮起、疑進、抓癢、迎寳、施禮、驚躍、審視、酣睡、出洞、發威、過山、上樓台等等;舞者透過表現自己的樁功,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出來。故此南獅講究的是扎扎實實的下盤功夫和熟練的配合。按傳統習俗,南獅有出洞、上山、巡山會獅、採青、入洞等表演方式,當中「採青」最為常見,而採青又可以分為地青和高青等。也因為舞獅的多變性和自由性,慢慢成為中國舞獅表演的傳統項目之一。 古代華人舞獅慶賀店鋪開張或者新年慶祝,採青是必備項目。採青一般是由舞獅隊負責。採青中的「青」用的是唐生菜,相傳「採青」原來是有「反清復明」之意,因此以青代表生菜以示忌諱。現時一般是取其意頭,因生菜跟「生財」諧音,也有「生猛」之意。採走生菜進入店鋪,象徵店鋪自開張以後生意興隆。 為了增加娛樂性,會把生菜及利是於店內天花或者門上高高地懸掛起來,獅在「青」前舞數回,表現猶豫,然後一躍而起,把青菜一口「吃」掉,再把生菜「咬碎吐出」,再向大家致意。採青時,舞獅隊需要藉助凳子或者椅子攀高採摘,有時還會用上特技動作,例如上肩(獅頭者站在獅尾者肩上),上大腿(獅頭者站在獅尾者大腿上),夾腰(獅頭者雙腳夾在獅尾者腰間),上桿(爬上竹桿),但如電視台等在新年慶典則可能採用梅花樁替代凳、椅。 南獅比賽種類可分為高椿獅藝競賽和傳統獅藝競賽,其中較主流的為高樁(梅花樁-經過高低不一長木樁)獅藝的比賽。 馬來西亞、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美國等地,每年都會舉辦世界性的醒獅大賽。而較有著名的國際比賽有兩年一度在馬來西亞舉行的雲頂世界獅王爭霸賽。而則是現時比賽必有的項目。 與此同時,在治喪的時候,同樣可以舞獅拜祭先人,治喪之用的會稱之為孝獅,又稱「馬超獅」。在香港,只會在新界圍村、社團、武術界或舞獅界有人離世時才會舞孝獅,一般是在地位較高的人離世後,弟子或後輩便會在逝者出殯時舞孝獅,表達最崇高敬意。孝獅有別於一般舞獅,孝獅的顏色以白色為主,舞獅隊成員也需要穿上白衣白褲及黑鞋。在舞孝獅時,獅子亦不能像平日般昂首舞動,而是要演繹悲傷情緒,低頭緩慢跪行至靈堂拜別及瞻仰遺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