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焦點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過程中,在自然生態、環境保育、建築工程及公共事務方面值得大家關注: 自然生態與環境保育在詳細研究選址、走線方案及公眾諮詢意見後,香港政府決定將香港口岸設於機場島東北水域,其填海工程會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海底隧道南面出入口填海工程合併,從而減少填海面積。香港接線則會沿著機場島南面的機場水道興建,並遠離生態敏感地區。 為了確保自然生態及環境保育的影響減至最低,路政署港珠澳大橋網頁 (www.hzmbenpo.com) 提供定期監測有關空氣質素、噪音、水質、廢物管理及生態(包括中華白海豚)等各方面對鄰近敏感受體及對港珠澳大橋香港工程鄰近地區的影響的環境監察及審核計劃。 港珠澳大橋跨越了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珠江口幼魚/幼蝦保護區,需綜合多種環保措施以降低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另外,為補償工程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損害,在2017年,《中華白海豚生態補償協議》開展了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和專項生態修復與保護工作,並成功救治糙齒海豚「江江」且放歸大海,致力於當代發展中,在生態和環境保育取得平衡。 建築工程及公共事務港珠澳大橋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同建設的大型跨海工程,建設規模大、標準高、週期長及內容多,主體工程集橋、島、隧於一體,包含九洲、江海和青州三座通航斜拉橋,約20公里的非通航孔橋,6.7公里的海底隧道以及連接橋梁和隧道的東西兩座人工島。大橋由大量工作人員經七年時間奮鬥才能建成。 主體工程建設條件非常複雜,協調難度極大,也有極高的環保要求。項目涉及颱風、航道、水文、工程地質、航空限高、防洪等多方面要求,亦須綜合考慮內地、香港、澳門三地體系的融合;需協調「一國兩制」框架下三地的管理規則、通行費收費標準、車輛通行政策、口岸接駁巴士及應急救援安排等與三地公共管理相關的事項,涉及粵港澳三方政府的合作以及與相關政府部門的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