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查良鏞以「金庸」為筆名,撰寫了十六部武俠小說,各有特色,以下簡介各小說的內容: 書劍恩仇錄 (1955-1956)故事講述清乾隆年間,江南武林幫會紅花會為反清復明,與清廷鬥智鬥勇的故事。紅花會眾當家為民除害、反清復明的事跡在書中也有極江湖的說法,大反派張召重的貫穿全場,更是將往來中原及回疆、翻覆朝廷及民間的故事帶到最高點。乾隆的身世之謎亦是書中的一段爭辯不已的懸案。還有陳家洛、霍青桐、香香公主及乾隆這段四角戀愛,以及金笛書生余魚同對駱冰的那段癡傻單戀,數不盡的民族情結及愛恨糾纏造就了這個最廣為流傳的滿漢故事。 碧血劍 (1956)故事描寫了主角、明末抗清名將袁崇煥之子袁承志幼年習藝及江湖歷練的過程。小說更以公平、簡練的筆法道出皇太極,崇禎及李自成三位明末清初重要人物的故事。袁承志和闖王李自成的一段淵源,還有與崇禎之女長平公主的無緣之戀,在書中也有其詳細、而又含蓄悱惻的描述。另外,武功高強且帥氣的金蛇郎君的一段風流韻事,也是小說的看點。 射鵰英雄傳 (1957-1959)郭靖雖然家破人亡,隨母流落蒙古大漠,他傻頭傻腦但有情有義,不但習得江南六怪的絕藝、全真教的內功、降龍十八掌、雙手互搏之術和九陰真經等蓋世武功,還吸引古靈精怪的美女黃蓉。小說亦出了性格鮮明的人物,包括東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頑童周伯通等。書中對歷史多有著墨,中原武林及蒙古大漠的生活情形,隨著人物的生長環境變遷而有不同的敘述,異族統治之下的百姓心情寫來絲絲入扣。小說寫情含蓄,尤其是郭靖與拖雷、華箏無猜的童年之誼,他與江南六怪的師生之誼等等。郭靖「以丑勝巧」的人生經歷和「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儒俠風範,也是書中最大要旨。 雪山飛狐 (1959)小說用倒敘手法帶出整段故事的來龍去脈,依著個人不同的立場及一廂情願的想法,鋪陳出事情始末,但卻將分辨是非的工作交給讀者。從父執輩到後代子孫無人不以復仇為畢生之職志,只為了一個誤會,而這個誤會也造成了很多不能挽回的悲劇。本故事亦牽扯到闖王李自成軍刀寶藏的秘密,一個「貪」字讓一群自命為英雄的人為了求大利而忘大義;一個「恨」字讓胡斐終於找到了他的殺父仇人苗人鳳,卻又愛上了苗人鳳的女兒。這本書在絕無退路、立判生死的一刻即畫下休止符,留給胡斐及讀者一個難題 --- 他這一刀到底是劈還是不劈呢? 神鵰俠侶 (1959-1961)小說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第二部,情節與人物緊承《射鵰英雄傳》。小說以南宋末年宋與蒙古之間的民族戰爭為背景,以楊過從頑童成長為一代英俠的經歷為線索,描繪了當時天下武林各派的紛爭,也是反映漢族人民對蒙古侵略者的反抗與鬥爭。這本書除了有楊過悲慘苦痛的童年,還有很多對於兩性、親人之情的細膩描寫。最重要而扣人心弦的部分,莫過於楊過和小龍女這段不食人間煙火,自然而成又彌堅不渝的情愛。而李莫愁、郭芙這些因情生恨,將滿腹委曲發洩在不相干的人身上的角色,也寫得相當揪心。 飛狐外傳 (1960-1961)小說是《雪山飛狐》的前傳,紀錄胡斐個人的成長經歷,也描寫數個多角愛情關係,就像胡斐、袁紫衣與程靈素;以及苗人鳳、南蘭與田歸農。胡斐童年流浪飄泊的,他為父母的慘死,與苗人鳳全力卯上,跟袁紫衣不打不相識,長途較技,情根深種,卻又因為求醫與「毒手藥王」之關門女弟子程靈素結緣,轉化成三人糾纏的戀情。另外苗人鳳和妻子、田歸農之間也是一齣家庭大悲劇。胡斐作為一個「俠」,但經歷生離死別,要個俠之虛名又有何用? 不過是狐獨罷了。 白馬嘯西風 (1961)小說描寫哈薩克人和漢人之間的情仇,主人公是一位漢族姑娘李文秀,父母因帶着高昌地圖被強盜追迫而死,單獨留下李文秀在哈薩克族中被旅居大漠的漢人計老人撫養長大,並與一個哈薩克部族青年的感情故事,小說雖短但記述了多組複雜的戀情,表面看到的就是一幕幕單相思的愛情故事:李文秀對蘇普、馬家駿對李文秀、瓦爾拉齊對雅麗仙、史仲俊對上官虹、桑斯兒對阿曼。面對得不到愛情,每個人的選擇卻是各不相同。 鴛鴦刀 (1961)川陝總督劉於義遣派標頭周威信把一雙「鴛鴦刀」交給皇帝。據說鴛鴦刀中藏着「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大內高手卓天雄裝成瞎子暗中為周威信把關。雙刀被蕭中慧、袁冠南、林玉龍、任飛燕四人奪去。四人不敵卓天雄,落難到一座庵里,任飛燕、林玉龍傳授蕭中慧、袁冠南一套「夫妻刀法」,威力無窮,擊退了卓天雄。在蕭中慧的父親蕭半和的大壽裡,卓天雄又再次出現攪局,欲奪回雙刀,而蕭中慧、袁冠南再次以「夫妻刀法」擊敗卓天雄,但雙刀中的短刃「鴦刀」也被卓天雄奪去。蕭半和與眾壽客逃至一座荒山,揭露了自己並非蕭中慧父親的事實。原來蕭半和原是為殲殺滿清皇帝,潛入宮中,淨身當了太監。蕭中慧、袁冠南是被朝廷迫害的袁、楊兩家的兒女。後來「太岳四俠」碰巧將卓天雄抓住,將其與「鴦刀」帶去交給蕭中慧、袁冠南,並最終揭露「鴛鴦刀」的秘密。 倚天屠龍記 (1961-1963)小說是「射鵰」系列第三部,以元末群雄紛起、江湖動盪為廣闊背景,敘述武當子弟張無忌的江湖生涯。書中描述各大「名門正派」滿口仁義,卻有一己之利、不顧他人生死的自私心理,亦點出了「邪教」中人也有至情至性的一面。譬如搶奪屠龍刀時那股貪勁、六大派圍攻光明頂那滅絕的狠勁,正派人士殺紅了眼時,跟邪派人是沒有兩樣的。張無忌個性優柔複雜,因緣習得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終於在光明頂上大展身手;張無忌和殷離、小昭及周芷若譜出幾段似有若無的戀情造成這些女子不同的結局,最後不顧一切和數度患難與共的趙敏共享畫眉之樂,並解開十六字真言其中的大秘密,江湖以外亦牽連到元明歷史人物陳友諒、朱元璋、徐達等人的一段淵源等等。小說對明教有甚多著墨,包括其創教由來及四分五裂的內鬥,對明教四大護教法王以及楊逍、范遙和小昭等人的描寫,都引人入勝。 連城訣 (1963)小說主人翁、農家子弟狄雲生性質樸,屢被冤枉欺騙,在歷經磨難之後,終於看穿人世險惡,回歸自然。「連城訣」以一部劍訣及其中的寶藏秘密揭露了人性貪婪的一面,寫人的「壞」淋漓盡致:狼心郎心的丈夫,心機深、疑心重的師父,還有逼死自己女兒的父親等。生性憨直的鄉下小子狄雲,落入一個個圈套,失去了心愛的師妹,還有對人心的信賴。小說中的壞人亦不是好過,像有人半夜夢中爬起來堆屍砌牆,有人為了金銀財寶而發狂等。,小說中丁典和凌霜華短暫的綠菊之戀,是沉重抑壓的氛圍下的一抹幽香而又淒美。 天龍八部 (1963-1966)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以哲學角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天龍八部」是佛經用語,包括八種神道怪物,旨在象徵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小說主要糾結兩代恩仇及大宋契丹誓死不兩立的故事。明確的年代及真實的場景描繪,對北宋、大理、遼、西夏、西藏及亡國大燕等國王公臣僧等人物及其生活都有極生動的敘述。就像段譽、喬峰和虛竹這三個命運不同、身世都是撲朔迷離的人,在很巧妙的時刻結為異姓兄弟,與其他人的恩怨情仇以及各式各樣的關係,都是小說的看點。 俠客行 (1966-1967)小說名字取自李白的一首五言古風,主要敘述一個懵懂少年石破天的江湖經歷。石破天是個身世不明的可憐人,卻被誤認為另一個可能是他孿生兄弟的人,代他受過許多磨難,身心飽受煎熬。幸好主角得到一些因緣令他逢凶化吉、否極泰來,又因其仁心寬厚、毫無機巧,習得了俠客島上的神功。主角帶著一顆憨直的心去闖盪江湖,雖然吃了不少苦,但終得奇功及美人青睞,可見得人情世事的變化是說不準的。此書跟金庸大部分作品不同,既無明確的時代背景,也沒有宏大的場面,寫愛情也是浮光掠影,除了石破天之外,人物描寫也只是點到即止,容易被讀者忽視,但就體現了金庸作品的返璞歸真。 笑傲江湖 (1967-1969)《笑傲江湖》不僅靠跌官起伏、波譎雲詭的情節引人入勝,更能於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中刻畫鮮明的人物,像若豁達不羈、捨生取義的令狐沖;嬌美慧頡、摯情任性的任盈盈;陰鷙狡詐,表裡不一的岳不群;桀驁不遜、老謀深算的任我行等。作品所高揚俠義、仁愛、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精神於現在仍有強烈的感召力。另外,書中人物刻劃出一些人醜陋真實的嘴臉,如偽君子岳不群、自私自大的任我行及害人反害已的東方不敗等人,還有各種形形色色、表裏不一的武林人物,他們不僅各有正面的衝突鬥爭,更有私底下的矛盾糾葛,本書也是沒有任何歷史背景。 鹿鼎記 (1969-1972)小說以清代康熙年間的社會歷史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出身於社會底層的少年韋小寶的傳奇經歷。他不會任何武功,但闖蕩江湖各大幫會、周旋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征雲南和俄羅斯之故事,充滿精彩絕倒的對白及逆思考的事件,韋小寶笑稱「不學無術卻處處有術」,在太監、欽命大臣、幫會堂主、和尚、甚至七個美女之間游刃有餘。小說是金庸最長,風格最為獨特的作品,主人公也不再是俠義英雄,而是一個出沒於妓院與宮廷的小流氓,這種非英雄化、悲劇主題喜劇化是這部小說最鮮明突出的地方。小說的另一個特點是將歷史事件與歷人物傳奇化,小說不把歷史當作故事的背景或增加故事的真實感,而是將歷史與歷史人物作為表現對象直接推向前台,像清代文字獄,天地會反滿抗清、平定吳三桂叛亂、收復台灣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構成了這部小說的全部情節主幹,而歷史人物如康熙、陳近南等人更是小說中僅次於主人公的的重要人物。 越女劍 (1970)這個短篇小說的背景為春秋戰國吳越爭霸之時,也利用真實人物越王勾踐、吳王夫差、范蠡和西施等,並集中描寫范蠡、西施和劍術高手阿青的愛恨恩怨。由於吳國劍士挑釁越國,越國重臣范蠡偶遇劍術高手阿青,由白猿身上習得高超劍術,並能夠擊敗吳國劍士。范蠡讓阿青訓練越國劍士,率直爽朗的阿青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范蠡。在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擊敗吳國之後,范蠡與心愛的西施重逢,阿青欲將西施殺掉,但被西施的美貌所震撼而下不了手。可是,西施胸口被阿青無意中發出的內勁刺進,西施皺起眉頭、捧著心口的神情,美得奪人魂魄,成為千古傳頌的「西子捧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