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黨發展歷史簡介台灣《中華民國憲法》保障了人民有集會結社的自由,截至2015年12月,台灣有291個登記政黨,主管機關為內政部民政司。在台灣立法院內,民進黨和國民黨的席位佔大多數,另外時代力量、親民黨、無黨團結聯盟亦擁有部分立法院議席。在地方議會,除了上述政黨以外,亦有台灣團結聯盟、民國黨、新黨、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台灣勞動黨及台灣第一民族黨等亦有議席。 台灣政黨發展歷史民初時期 (1912-1949):1912年,中華民國創建之時,「臨時約法」採用西方民主國家的內閣制,選舉國會議員,由多數黨的黨魁出任總理。當時臨時政府出現兩大政黨為「國民黨」以及「進步黨」。「國民黨」由20世紀初革命黨人與部分革命組織改組成立,領導者包括孫文、宋教仁及黃興等。「進步黨」由清末立憲運動人士組成,領導有黎元洪、梁啟超等。當時「國民黨」是民初國會的多數黨,後來因宋教仁遇刺、袁世凱稱帝、溥儀復辟等、段祺瑞廢除臨時約法,另組國會,採用民主政治體制至此宣告失敗。 當時,位於北京中華民國政府的被北洋軍閥所把持,國民黨及南方軍閥勢力被排除。國民黨幾經改組,終於在1919年10月10日於廣州成立「中國國民黨」,在護法運動失敗後再度改組,並仿效列寧在蘇聯的黨國體制,組織單一政黨並統領所屬軍隊(國民革命軍),以及另外成立以黨訓政之國民政府,與獲北方軍閥支持的北洋政府對抗。 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中國國民黨組建一黨制的國民政府。中華民國的兩大主要政黨為「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但兩黨的理念與意識相左,除了在政治協商會議時有實體談判與討論外,基本上均為武裝衝突。另外,當時亦有對日抗戰時組成的政黨聯盟「中國民主同盟」,在抗戰勝利後的政治協商會議及憲法的制訂上有一定的發聲份量。 民國政府遷台時期 (1949至今):1949年10月1日,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到台灣,只有「中國國民黨」、「中國青年黨」及「中國民主社會黨」為合法政黨。當時台灣實行戒嚴下,根本無從實施民主政治,「國民黨」在台灣實行長期威權、獨裁統治。直至1989年1月以前,由於台灣實施黨禁政策,禁止人民籌組政黨。 1950年代,雷震在台灣曾經欲籌組「中國民主黨」,但受到當時的軍事氛圍及國民黨高層的不允許。雷震又企圖阻止蔣中正第三次連任總統,最後被逮捕,組黨之事胎死腹中。 當時的非國民黨籍政治人士,通稱為「黨外」人士。由於「中國青年黨」與「中國民主社會黨」在戒嚴時代仍有合法地位,最早有黨外人士參與該兩黨來從政,但兩黨皆沒有實際政治地位。 1978年,桃園縣縣長選舉發生舞弊(造成「中壢事件」,雖然出現舞弊,結果仍由非國民黨所提名的許信良當選縣長)及隔年的「美麗島事件」的發生,促成「黨外」人士的結合。1980年代初期,黨外人士逐漸在台灣選舉中獲得席次。 1986年9月28日,黨外人士在台北圓山大飯店宣布成立民主進步黨 (民進黨),獲時任台灣總統蔣經國默許,但選舉時不能以民進黨名義參選。1987年,蔣經國宣布解除戒嚴,解嚴之後中華民國政府修改《人民團體法》,1989年1月開放人民籌組政黨。 由於籌組政黨的手續,僅需30人發起即可,造成許多泡沫政黨出現,包含中國青年黨與中國民主社會黨,在台灣選舉失去席次,淪為泡沫政黨。在內政部政黨名冊中較有名的有: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新黨、綠黨、親民黨、台灣團結聯盟、無黨團結聯盟及民國黨等。 目前依據對於台海現狀與台灣問題的政治態度,由支持兩岸統一之立場的泛藍陣營,與支持台灣獨立之立場的泛綠陣營相互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