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潮事件簿
  
這次碼頭工人工潮歷時四十日,為香港回歸以來持續最久的工潮。 
	
		
			| 日期 | 
			事件 | 
		 
	
	
		
			| 3月28日 | 
			超過100名碼頭工人到青衣香港國際貨櫃碼頭6號碼頭示威,之後衝進碼頭內靜坐,爭取加薪23%。 | 
		 
		
			| 3月30日 | 
			百多名吊機手加入罷工行列,罷工人數近350人。 | 
		 
		
			| 3月31日 | 
			工會設立罷工基金,籌得款項以百萬元計。 | 
		 
		
			| 4月1日 | 
			高院4月1日晚頒布臨時禁制令,禁止罷工工人進入與佔據碼頭範圍。 | 
		 
		
			| 4月2日 | 
			碼頭業職工會罷工基金向每名罷工會員派發1,000元生活津貼。 | 
		 
		
			| 4月4日 | 
			勞工處斡旋下勞資雙方首次會談,職工盟以出席的外判商不足,會談告吹。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表示,早於2012年已就碼頭工人薪金問題向HIT進行商討,打算與資方進行談判;今次工運由職工盟發起,工聯會沒法插手。 | 
		 
		
			| 4月5日 | 
			 HIT取得正式禁制令,但法庭批准八十名工人進入碼頭示威。 | 
		 
		
			| 4月10日 | 
			勞工處斡旋下勞資雙方召開兩輪調解會議,外判商在第二輪談判提出5 + 2方案,並指可考慮勞聯和工聯會建議加薪12%,職工盟加薪方案不被接受,罷工行動轉往長江中心,要求李嘉誠介入工潮。 | 
		 
		
			| 4月16日 | 
			早上由工聯會和勞聯向外判商永豐和高寶談判,分別只能加薪7%和8.5%,與工聯會要求的12%有落差,工聯會希望再安排會面盡快商討。 | 
		 
		
			| 4月21日 | 
			逾50名工人和家屬到和黃集團主席李嘉誠的大宅外抗議。 | 
		 
		
			| 4月26日 | 
			高院頒布臨時禁制令,禁止罷工工人和工會代表進入長江中心。 | 
		 
		
			| 4月27日 | 
			李卓人稱加薪幅度有讓步空間,不再堅持加薪23%的要求。 | 
		 
		
			| 4月30日 | 
			勞資重返談判桌,但未有進展。 | 
		 
		
			| 5月2日 | 
			「現創」80人加入罷工行列。 | 
		 
		
			| 5月3日 | 
			外判商同意劃一加薪9.8%,並向工人發4,000元花紅。 | 
		 
		
			| 5月4日 | 
			碼頭業職工會及工人拒絕資方的加薪9.8%方案,堅持外判商要在談判桌上簽下協議,包括加薪數字、承諾不秋後算賬、改善工作環境等安排。 | 
		 
		
			| 5月6日 | 
			工會因應資方書面承諾,接受方案,召開大會議決結束工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