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遜病柏金遜症是一種慢性腦神經組織衰退疾病;它是因一八一七年英國一位名叫詹姆士柏金遜醫生(Dr. James Parkinson)首先發表了一篇紀錄此病的醫學論文而得名。 柏金遜症是由於腦幹內稱作「黑質」的部位出現退化,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令腦部指揮肌肉活動的功能受到損壞,直接影響身體的活動,大大阻礙了患者的活動能力。 根據世界性的統計,每八百人便有一人患上柏金遜症,依此計算,香港約有八千名患者。而六十歲或以上的長者,患病的比率更高至百分之一。約有一成的病人在四十歲前發病。隨著人口老化,香港柏金遜症患者將會超逾一萬人。 絕大多數柏金遜症是原發性的,成因不明,但並不會傳染。有20%-30%的柏金遜症徵狀是由其他疾病引起,在醫學診斷上它們不屬於柏金遜症,可以是繼發性柏金遜病或其他原發性柏金遜性綜合症。繼發性柏金遜病的成因包括下列情況:
絕大部份的柏金遜症都不是因遺傳引起的,如前文所述成因不明。然而一般都相信致病的因素和過程十分複雜,由多個遺傳因子及環境因素相互影響而引發此病。不過亦有少於5%的病症是有單一遺傳因子突變而引發的遺傳性柏金遜症 (Familial Parkinson’s Disease)。在華人中亦有類似案例,但十分罕見。 主要徵狀柏金遜症隨著病情加深,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病徵出現,在個別患者皆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令觀察及分期變得困難。早期的病徵可以不太明顯,容易和其他疾病如精神抑鬱、驚恐症或原發性震顫等疾病混淆。主要的徵狀有震顫、僵硬、動作緩慢及走路易失平衡。 初期病徵
中期病徵
後期病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