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 - 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航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外太空的活動,包括進出、探索、利用和治理空間的能力。其中「航天」一詞由中國著名導彈與火箭工程的奠基人錢學森於1967年提出,範圍被界定為地球大氣層以外太陽系以內,以避免當今科學技術條件下「宇航(宇宙航行)」一詞描述的誇大。與此對應地,中國執行載人太空飛行飛行任務的人員被稱為「太空人」。 中國的航天事業始於1956年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組建,以導彈工程起步,於1970年4月24日使用長徵一號運載火箭自酒泉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擁有自主航天能力的國家。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掌握長徵系列火箭為核心的完善的航天發射能力,擁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大太空發射場,發射及營運大量遙感、通信、導航、科學探測等功能的衛星,活動範圍涵蓋從近地軌道到地外行星軌道與陸地的空間,並且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個可以獨立完成載人太空飛行的國家之一。 當前,中國的航天活動主要由中國國家航天局管理,主要項目包括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國探月工程、高分專項工程、中國行星探測工程等,活躍程度居世界前列。近年來的重大成就有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天問一號、中國太空站等。未來數年內,中國還將執行大型空間望遠鏡、小行星與彗星探測、火星採樣返回、木星系探測、載人登月等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航天任務。 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的《2021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國發展航天事業的宗旨為:
白皮書同時指出,中國發展航天事業服從和服務於國家整體發展戰略,堅持創新引領、協同高效、和平發展、合作共享的原則,推動航天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