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中國航天科技

中國航天發展 - 1950年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工業基礎極度薄弱,導彈火箭相關的知識幾乎不存在。1950年上半年,中央人民政府開始著手組建新中國的現代國防工業。國務院在制定《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草案)》時,特別強調要重點發展以導彈、原子能為代表的尖端技術。韓戰結束後的1955年,當時世界導彈火箭權威之一的錢學森從美國返回中國。1956年2月17日,剛從美國回國不滿半年的錢學森完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交辦的任務,起草了《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並提交給周恩來。2月22日,周恩來將《意見書》送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審閱並致信說明:「這是我要錢學森寫的意見,準備在今晚談原子能時一談。」2月28日,周恩來又將《意見書》批給中共中央軍委秘書長、國防部副部長黃克誠及中央軍委各委員。《意見書》很快投入實施,實際上成為中國導彈研製工程的指導方案及技術文件。1956年4月,中共中央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航空工業委員會,統一領導中國的航空和火箭事業,聶榮臻元帥任主任,黃克誠大將、趙爾陸上將任副主任。同年5月,又組建國防部導彈管理局和導彈研究院,中國把開發火箭技術納入國家1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

g-caption">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錢學森

1956年10月8日,中國第一個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簡稱國防部五院,錢學森任院長)正式成立,代號0038部隊,後按照專業分工建立了總體設計室、空氣動力室、結構強度室、引擎室、推進劑室、控制系統室、控制元件室、無線電室、計算技術室、技術物理室等10個研究室。國防部五院的成立標誌著中國有了自己的導彈火箭事業,被認為是中國航天事業的誕生日。1957年11月16日,由部分研究室組成的國防部五院一分院成立,此即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前身。

國防部五院成立後,聶榮臻在呈交給中央的報告中指出,中國的導彈研究要採取「自力更生為主,力爭外援和利用資本主義國家已有的科學成果」的方針。1957年12月,根據該年10月達成的協議,蘇聯將兩枚P-2導彈經滿洲里口岸運抵中國,國防部五院組織了全院人員對兩枚導彈進行參觀研究,這也是多數中國研究人員首次見到導彈實物,對起步中的中國導彈事業起到了重要的參考作用。隨著1958年後續蘇聯導彈設計資料與專家的陸續抵華,中國加快了仿製蘇聯導彈的步伐,力求實現在1959年10月之前發射中國的首枚導彈,代號「1059」。但由於基礎過於薄弱,該目標最終無法實現,之後專案隨之進行了調整,導彈仿製以穩紮穩打的方式繼續進行。在仿製進行的同時,中國於1958年初在蘇聯專家的協助下開始在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的巴丹吉林沙漠建設最早的導彈試驗基地,即後來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前身。

隨著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枚人造地球衛星史普尼克1號,人類社會進入太空時代,包括錢學森等人在內的中國科學家意識到了航天技術對於國防事業的重大戰略意義。1958年5月,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勁夫向中央建議研製並發射人造衛星,得到了中央領導人的肯定。之後,中國科學院和國防部五院把研製發射人造衛星列為1958年的重點任務,專案在1959年新中國成立10週年之際將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上天,這個設想被稱為「581工程」。但由於技術基礎不足及國力過於薄弱,581工程遭遇了很大的困難。1959年,鄧小平指示暫緩衛星發射,隨後中國科學院調整了專案,將主要研究目標調整為較為基礎的探空火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