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朱銘

轉載 - 人生兩位貴人,如何讓朱銘從牧童翻身國際雕刻大師?

早在1990年代就享譽國際的雕刻大師朱銘,在人生的旅途中都是奮鬥拚搏、毫無懈怠,除此之外,他也知道要找到對的人、並把握住每一次的機會。如今大師仙去,但他傳奇的一生以及人生哲理,都可為後世藝術工作者奉為圭臬。

第一位貴人:雕刻啟蒙師傅李金川》奠定基本功

自幼於苗栗縣通霄鎮長大的朱銘,本名朱川泰。1938年出生時,台灣還處於日治時期,家裡貧困如洗,三餐連地瓜、地瓜粥都沒辦法吃到。直到鎮上來了一位師傅要替鎮上蓋媽祖廟,他的父親得知這個機會,便拜託他,收自己的么子也就是朱銘為徒。

而這位師傅,就是後來朱銘屢次都會提及、帶他入雕塑這門行業的李金川。

李金川本身是一位技藝高超的廟宇雕刻師,他收朱銘為徒,朱銘也爭氣,盡力學習師傅的雕刻技術。李金川為人謙和、待人有禮,是影響朱銘至深的恩師。後來,朱銘便以雕刻為業,並得以維生,從而改善了家裡的經濟狀況。

李金川教授朱銘扎實的雕刻功夫,但雕刻終究仍未達藝術層次,朱銘心有未甘,認為他們的作品很好,應該可以參加藝術展覽。儘管李金川所知也有限,僅說:「那要達到黃土水(日治時期台灣雕刻家)那樣的程度。」

後來,等到家中經濟穩定、娶妻生子後,他狠下心,存了三年生活費,就是要拜入一位大師的門內,也就是早年的雕刻藝術名家楊英風。

第二位貴人:藝術大師楊英風》賜名、成名全靠他

30歲時,朱銘下定決心離開家鄉,前往台北、希望能拜入楊英風的門下當徒弟。儘管一路上,他屢次拜託許多大師的弟子,但都不得其門而入。朱銘便狠下心,存了三年生活費,便前往台北楊英風家門口,按了門鈴,直接開口表達想拜入他的門下。

楊英風和朱銘談了兩個多小時後,便決定收他為徒。至於為什麼?楊英風事後回憶起,他看見朱銘身上那股拚勁,個性忠厚、誠懇且認真,且已經存了3年生活費,代表他有那個決心。

「而且學美術,不是學技巧,其實是學做人,品性要好。」楊英風如此說。

隨後,朱銘跟隨楊英風學習。而大師不愧是大師,知道如何栽培一位藝術後進,他看見朱銘本身雕刻技術已經很好,不用再學,因此給了他兩個課題:「二丟」。

一來是要丟掉李金川師傅的影響;二來要丟掉楊英風本身的影子。

因為,朱銘不能做楊英風、李金川第二,而是要做「朱銘」。

而「朱銘」這個後來享譽世間的名字,也是楊英風替他取的。

1976年作品一炮而紅, 奠定台灣鄉土文學運動的地位

1976年,當時朱銘已經在楊英風門下學習數年,楊英風苦思要如何替徒弟打造一個舞台,讓世人都知道他。正好當時位於台北南海路的史博館要舉辦展覽,邀請楊英風,他便藉口自己的作品近期內容不足,極力推薦徒弟朱銘的作品參展。

當時,沒有任何人認識朱銘,連搬作品入館要布展,館方人員都懶得幫忙。

沒想到,1976年3月14日一展出後,原先只是一個小小的展覽,卻大受台灣民眾的歡迎,史博館連忙延期展覽。甚至,在當時還有報禁的年代,卻在重要報紙的副刊上一連刊載大篇幅版面,受到台灣藝文界的熱烈討論與讚揚。

至此,台灣沒有人不認識朱銘,也是他的幸運,在出名過程中受到許多人的幫助。

當時從巴黎回國的蔣勳,如此評論朱銘的作品:

「朱銘以他生活中最現實的形象作為對象,自然不能再套民間工藝的技巧;因此連帶地,使他極大膽地一反民間工藝精緻光滑的原則,不但在作品上保留了鑿刀的痕跡,也因為去除瑣細的部份,使整個造型顯得飽滿而確實。」

人生最大作品:朱銘美術館》為台灣種下藝術種子,期許更多本土藝術家被看見

朱銘最令人佩服的地方,在於他無窮盡的創造力,以及挑戰自我極限的渴望。原先以台灣本土形象,諸如水牛等作品出名的他,並不以此為滿侷限自己,後來創造的「功夫」,後來更名為「太極」系列,更是奠定他的國際成名之作。

朱銘的成功,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

當年朱銘有機會前往國外參展,決定以「太極」系列展出時,國內許多文化界友人紛紛勸他應該以台灣本土印象的作品為主。

只有楊英風理解他,並力挺到底。果然,朱銘的「太極」系列在國外大受好評,作品陸續於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展出,更與貝聿銘大師合作,共同為香港的中國銀行大樓建造「太極」作品「和諧共處」。

「太極」成名以後,朱銘單身前往美國,希望能在世界藝術最高殿堂闖出一番天地。他在那裡辛勤琢磨,因而創作了後來頗具代表性,和「太極」系列齊名的重要系列作品「人間」。

自「人間」以後,朱銘更受國際重視。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便如此評價朱銘的作品風格轉換:

「他原先的鄉土題材是『台灣』的,「太極」是『中國』的,到了「人間」是『國際』的。」

2018年5月19日,當時《遠見》舉辦了第一屆上海遠見文化高峰會,邀請到朱銘擔任嘉賓,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王力行對談。

對談中,朱銘提及藝術就像修行,只有學習不夠,不管跟哪個大師學,都只是模仿別人的想法和技術,與自己無關,「天下找不到第二個和你一樣本性和個人的人。」

朱銘也說,創作太極比較有限制,因為太極拳不是他創的,但還是要有太極拳的架勢,所以創作太極系列時,確實有包袱,發展空間也受到限制,2002年後就不再創作太極系列。

後來,朱銘想到可以往人間系列發展。他說,人間包羅萬象,「想要怎麼做、用什麼材料都可以,等於是生活的點點滴滴,一輩子都刻不完。」

2018年,《遠見》第16屆遠見高峰會,特地頒發終身成就獎給藝術大師朱銘。

獲得終身成就獎的藝術大師朱銘表示,自己30歲拜師台灣雕塑界大師楊英風門下,楊老師告訴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千萬不要學我的」,朱銘一開始聽不懂這句話,還想如果不學,那自己幹嘛來拜師?但隨著時間過去,開始漸漸懂得老師這句話的用意。

40歲時朱銘到美國進一步學習,雖說一句英文都不會,但靠著朋友,以及硬記字母和語音,適應交通與生活;50歲時,朱銘決定要把所有作品留下給後世,回到台灣成立朱銘美術館,並成立基金會。由於美術館深具社會教育意義,即使經營壓力十分大,依舊全力以赴,至今已有19年。

朱銘說,這是社會資產,並非家族資產,希望可以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與接棒,作品可以永遠在台灣保留。

儘管大師已經遠行,但他對藝術的堅持,以及奮鬥的一生,永遠是後人學習的榜樣。

若想追憶大師,不妨抽空前往位於新北金山的朱銘美術館。朱銘大師重要的作品都一一陳列在那,靜靜地肅立著,彷彿等待後生晚輩,看誰人能超越他的成就。

參考資料:楊孟瑜,《刻畫人間》(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7)

人生兩位貴人,如何讓朱銘從牧童翻身國際雕刻大師?
文 / 馮紹恩    攝影 / 張智傑

轉載自:遠見雜誌 - 人生兩位貴人,如何讓朱銘從牧童翻身國際雕刻大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