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建築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位於西九文化區西面臨海地段,曾為臨時苗圃公園。大樓以現代建築設計,並與文化掛鈎,手法體現三大元素,包括傳統中國視藝文化、傳統中國空間文化及當代香港都市文化。博物館佔地約一萬平方米,樓高7層,包括7個展覽廳(合共7,600平方米)、1個400座位的演講廳,以及中庭和平台。同時有大量公共空間供市民交流及休息。其他設施包括教育活動室、演講廳、紀念品店、餐廳等。

博物館建築主體為倒轉梯形,外觀猶如一個方形大鼎,採用中空天井設計。地下大堂會有自然光滲入,入口大門亦參照了故宮的門釘裝飾設計,採用朱紅色作為主顏色。而場內亦設有3個中庭,其中西中庭的落地大玻璃可飽覽西九文化區、香港島西面的天際線以至大嶼山的景觀。而南中庭設階梯連接2樓和3樓。

座落維港海濱的香港故宮內外妙藏巧思,建築外形猶如方形大鼎,大樓以紫禁城建築群顏色為主調,再以米黃色、深紅及冷灰點綴。走進博物館正門,則與紫禁城紅牆呼應,經典的朱紅色瞬間映入眼簾。

建築師嚴迅奇表示,北京故宮本身已是文物展品,香港故宮則是現代化建築展示,故設計時刻意不仿古,亦沒有「倒模」故宮屋頂,反以意象方式呈現傳統氣息。建築外觀上寬下窄,功能及涵義兼備,顧及策展需要外,「亦都希望可以引起聯想,好多文物形態都係咁樣,例如花瓶同鼎。」

他又透露,曾經研究數個方案,包括箱狀、幾何形狀等,但最終屬意現時版本,「呢個係最一氣呵成、最簡潔同最具象徵性。」他又提到,曾前往北京故宮考察四、五次,包括參考經營管理及展品等;亦曾到訪台北故宮博物院及其故宮南院,但前者因建築年代久遠,無納入參考範圍。

紫禁城以中軸線佈局聞名於世,香港故宮則將其向高空發展,嚴迅奇解釋,受限於本港的土地問題,故決定以垂直方式向上延展,以高度呈現空間序列感,「唔係一眼睇得曬,要逐步去發掘。」他又謂,樓高數層的博物館不常見,「睇展覽已經好用神,觀展者一般都唔想上上落落咁多層」,故需要加入設計心思。

他提到,巴黎龐比度中心的樓梯外露,期間可遠眺街景,香港故宮則以層遞感營造參觀體驗,分布於不同樓層的中庭,各面向東、南及西方,拾級而上,則可環迴飽覽西九文化區、維港天際線及大嶼山風光,亦可在穿梭各展廳之間稍事休息,「我哋有好光猛嘅中庭,睇完展覽出返嚟,回到現實,跟住再繼續睇其他。」

他又直言,香港最大優勢是城市本身,其肌理獨特,建築物雖緊湊,但親切具人性化,放諸故宮館內,中庭同樣佔地不大,「但同人嘅尺度,恰到好處。」他又期望,觀眾可感受當中的含蓄華麗及雍容氣度。

抬頭一望,亦見匠心獨運。館內的中庭天花以現代手法,演繹紫禁城屋頂琉璃瓦舖設,遠看徬如竹簾,又像輕紗。外牆的深啡繍跡,並非陳舊甩漆,嚴迅奇指,特別採用日本製物料「耐候鋼」,其特別之處是會隨時間及氣候氧化,「想代表故宮文物嘅時間痕跡,係一種歲月洗禮。」

不論是有「門常開」之稱的政府總部、中環國際金融中心,以至內地的雲南省博物館等,嚴迅奇的建築設計,強調與周邊環境的有機融合,香港故宮亦然。「建築唔能夠孤立自我,要同周圍產生聯繫及交流」,但故宮館保存珍貴文物,基於保安需要,「唔可以無掩雞籠,要係密閉空間。」故宮外的公共空間則正好發揮調和作用,北面設戶外劇場,館外則連接藝術公園,綠油油的大草坪,延伸至M+,兩個博物館互相生揮,「故宮同M+隔空對話,可以碰撞火花。」

地理限制以外,時間緊迫亦是項目一大挑戰。香港故宮於2016年12月落實建館,由概念設計到接近竣工,歷時近五年,嚴迅奇提到,博物館一般最少需時七至八年興建,今次則屬例外,團隊需趕工加快進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