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水塘之最最老的薄扶林水塘《香港雜記》叫百步林水塘,全港第一個水塘。水塘在香港島西的薄扶林,近薄扶林村。水塘集有薄扶林谷地中多條河涌的水。涌水出自扯旗山、西高山、爐峯峽、歌賦山、奇力山。水塘分上下兩塘,儲水量約為廿六萬立方米,即約莫六千八百萬加侖。水塘溢水會經薄扶林村流入瀑布灣。 香港開埠之初,食水來自附近山澗,或者鑿井打水。隨住人口急增,這種方法已不勝負荷。水源受氣候影響,間中會乾塘,又容易污染致病,例如痢疾等。開拓水源,是當時香港政府急務。 香港沒有大江之水,土地又有限。當時港督羅便臣費煞思量,無計可施下,香港政府在一八五九年十月十四號,懸賞一千英鎊,求解決食水問題嘅方法,並打算撥款二萬五千英鎊,做水務經費。 一八六零年二月廿九號,當時英軍兵家機器師羅寧(又譯盧令士;英文S.B. Rawling),建議利用薄扶林谷地勢,用水壩閘起薄扶林谷地的雨水,供應香港島。最初建議包括一個蓄水量三千萬加侖的水塘,和一條直徑十吋、長一萬七千四百呎的引水管,將水由薄扶林水塘經羅便臣道引到般含道兩個儲水池,再接駁儲水池嘅輸水系統;有供水點卅個,滅火龍頭一百二十五個,擬定價格為二萬三千四百一十七英鎊。 政府接納建議,在一八六零年七月十號通過法例,由政府負責向市民提供食水。但為咗節省開支,政府多次削減建造費用,以致水塘容量,由原先三千萬加侖,縮至二百萬加侖。 第一個薄扶林水塘於一八六三年竣工,是爲全香港第一個水塘。雖然水塘落成,但由於水塘容量太小,根本解決不到食水問題。據當時估計,全港每日用水量為五十萬加侖。因此水塘一完工,就打算加高水壩同擴建水塘。後來工程師威爾遜建議,可以在原址上游興建第二個水塘以增水量。政府採納建議,擴建薄扶林水塘,一八七七年竣工,水量增至六千八百萬加侖,集水區擴至四百一十六英畝。水塘輸出流量,每日達二百萬加侖。一八六六年到一八七一年間的擴建工程,耗資廿二萬港元。 因為人口暴增,山頂越來越多人住。擴建薄扶林水塘,仍未完全解決香港食水需求。政府因而興建另一個水塘,即大潭水塘。 薄扶林水塘有過百年之久,古物古蹟辦事處評審建築,當中七項設施列為法定古蹟:
最大和最年輕的萬宜水庫萬宜水庫(英語:High Island Reservoir;民間俗稱「萬宜湖 或 糧船灣水庫」)位於香港西貢區,是香港儲水量最大的水庫,容量達2.81億立方米。萬宜水庫由當時的港英政府興建,工程計劃於1969年展開,1971年動工,1978年11月底完工,是香港最新建成的水塘,連同香港第2大水庫船灣淡水湖已佔去全港水塘總儲水量5.86億立方米的87.2%。萬宜水庫面積2,000畝,只及船灣淡水湖的四分之三,惟水壩比較高,因此容量比淡水湖多約22%。 萬宜水庫為是1970年代香港耗資最龐大的工務工程,1978年完工時用了13.5億港元,港英政府亦首次因應工務工程需要而改變地方行政區分割,將新界南約理民府分拆為西貢理民府及離島理民府,這亦成為全港範圍最廣的郊野公園。建造過程淹沒了不少村落,包括爛泥灣村。與大欖涌水塘一樣因為山勢關係而產生出島嶼-水徑頂。 水庫原址為官門(又稱官門海峽或官門水道),與船灣淡水湖同屬在海中興建的水庫。工程包括在官門兩端築起兩條主要堤壩,將西貢半島及當時香港第三大島糧船灣洲連接起來。這兩條堤壩高達64米,另有三條副壩。 萬宜水庫獲由香港郊野公園之友會、國際獅子總會港澳303區及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香港十大勝景選舉」第四名。鄰近海岸為破邊洲。 最小的河背水塘河背水塘坐落在香港元朗八鄉、海拔250米高的群山環抱中,錦田河上游,屬於大欖郊野公園的一部分,自然環境十分優美。水塘容量50萬立方米,S型水壩長157.0米,高17.4米,屬灌溉水塘,即非主食水用塘,主要用作灌溉新界西北的農田,是水務署管轄範圍內面積最小的水塘。 1960年代,港府為了增加大欖涌水塘供水量而把錦田河截流,引水到大欖涌水塘,使錦田河中游以下水量大減,影響農民灌溉,所以當局另闢四個灌溉水塘,為八鄉農民提供灌溉用水,河背水塘便是其一。水塘於1961年建成啟用。 水塘中央有小島,四周蒼翠樹木襯托,環境清幽;附近的昆蟲﹑鳥類和植物品種豐富。水塘曾於1998年入選漁農及自然護理署的郊野公園十大自然風景。水塘的S字形十九孔溢洪大壩亦為其一大特色。 河背水塘家樂徑環繞水塘而建,全長只有2公里,走畢全程約40分鐘。附近亦有河背水塘越野單車徑,以高難度見稱,經常有意外發生。 港鐵西鐵綫大欖隧道貫穿河背水塘底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