歴史建築東華三院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慈善團體,成立至今已達150年,由最初贈醫施藥、施棺代葬,發展至今天涵蓋醫療、殮葬、廟宇、教育和社會服務等各方面。由東華興建或管理的建築物,部分已達百年,有些更出現在東華成立之前。檢視這批歷史建築,可以縱觀香港社會百多年來的發展。 數一數東華三院的歷史建築,有五座已被列為法定古蹟,分別是荷李活道文武廟建築群、大口環東華義莊、掃桿埔馬場先難友紀念碑、廣華醫院舊大堂,及油麻地天后古廟建築群。另有六座評級建築,包括東華醫院主樓(一級)、灣仔洪聖古廟(一級)、廣福義祠(二級)、東華東院(二級)、旺角水月宮(三級)和大角咀洪聖殿(三級)。 廣福義祠和文武廟東華醫院於1870年依據《華人醫院則例》成立,同年動工興建醫院大樓,兩年後落成,是香港首間以中醫藥為病人治療的醫院,也是照顧市民死後殮葬的慈善機構,它的成立與上環廣福義祠有莫大關係。 香港開埠不久,上環一帶成為華人聚居地區。1847年有華商在荷李活道興建文武廟,既是祭祀場所,也有議事和排解糾紛的功能。約九年後,又有華商在太平山區建立廣福義祠。當年許多華人單身來港打工,死後無人殮葬,廣福義祠負起這方面的工作,並在祠內供奉亡靈,故有「百姓廟」之稱。不少垂死病人在祠內等待死後代葬,病者與死者同處一室,衛生環境惡劣。事件在1869年被署理總登記官李思德(Alfred Lister)和西報記者揭發,驚動港府以至英國本土,當局於是下令收回義祠的管理權。 為解決事件,港督麥當奴(Richard G. MacDonnell)聯絡一班有聲望的華人領袖,發起籌建中醫院,以中醫藥治療貧病華人。當局批出一塊華人葬地作為院址(今普仁街),1872年醫院大樓落成開幕,同時接管廣福義祠。1894年太平山區爆發鼠疫,區內房屋被夷平,廣福義祠亦拆卸,1895年重建完成。門額刻上「廣福慈航」,正殿依然供奉地藏王菩薩,後殿擺放密密麻麻的先人靈位。 東華醫院大樓最初是一座中式建築物,樓高兩層。其後院務發展,原有大樓不敷應用,1934年重建為六層高的新式大樓。地下設有大堂,是東華總理舉行活動和交職典禮的地方,正前方擺放「中醫藥發明者」神農氏的畫像和神位,四周掛滿牌匾和對聯,包括光緒皇帝於1879年和1885年御賜東華的「神威普佑」和「萬物咸利」牌匾,以感謝東華籌款為內地賑災,前者於1983年移往文武廟中門懸掛。 20世紀初,港府發現文武廟的值理大多已經身故或未能聯絡,於是在1908年頒布《文武廟條例》,將該廟嘗產移交東華醫院,包括西鄰的列聖宮(約1851年)和公所(1862年),廟宇收入撥給東華作慈善用途。文武廟在西環牛房附近設立的義莊(1875年),也交給東華。1899年,東華獲當局撥地在大口環興建較大的義莊,寄厝先友骸骨。早年東華會應本港和海外華人要求,將先人遺體免費運回原籍安葬。 1918年2月26日馬場發生大火,造成600多人死亡,絕大部分是華人。東華醫院協助檢拾遺骸,並請僧尼在馬場附近的愉園建醮七晝夜,超度亡魂。事後東華醫院向華民政務司要求撥地設立永久墓園,讓魂有所歸。最後選址咖啡園,由東華籌款興建,工務司署建築師何想義務設計和監督工程。公墓於1922年建成,名為「馬棚先友墳場」。戰後遺骸遷葬沙嶺,該處改稱「馬場先難友紀念碑」。 醫院與廟宇隨着九龍發展和人口增加,東華醫院在油麻地興辦廣華醫院,服務市民。該院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前一天開幕,其時社會不穩,捐款不多,令廣華初期入不敷支。1914年華民政務司參照東華醫院接收文武廟的模式,要求油麻地天后古廟值理將廟宇及嘗產移交廣華,以資助醫院經費。但廟宇值理們一直拖延,沒有付諸實行。直至1928年政府頒布《華人廟宇條例》,成立華人廟宇委員會,接管有糾紛的廟宇,及處理因市區發展而遷建的廟宇。同年華廟會接收油麻地天后古廟,委託廣華醫院管理。 油麻地天后古廟於1878年建成,兩旁先後出現公所(1894年,今稱觀音樓社壇)、書院(1897年,1972年改為城隍廟)、福德祠(1903年,今稱觀音古廟)和另一書院(1920年,2016年改為祭祀習俗演進館),形成一列共五座的建築物,今年5月被列為法定古蹟。 芒角(今旺角)與九龍城之間的「大石鼓」,1884年曾建了一座觀音廟,名為「水月宮」。1920年代由於道路發展而拆卸,當局撥出何文田一幅土地(今山東街)給廟宇重建,並補償6000元作為遷建費用,不足之數由廣華醫院籌募,1927年啟用。有了油麻地天后古廟的先例,華民政務司要求水月宮值理將廟宇交由廣華醫院管理。 原在福全鄉的洪聖廟(1881年)也因地區發展而遷建,華民政務司建議廣華醫院總理籌款重建。新廟於1930年在福全街落成,隨即由廣華管理。廣華有了這三間廟宇的收入,財困問題得以紓解。 港島除了東華醫院外,還有一間由東華籌款興建,就是東華東院。19世紀中,灣仔石水渠街有華陀醫院(1867年),但1886年已經關閉。及至1921年,有商人和街坊在皇后大道東創辦集善醫所,贈醫施藥,但開辦之初缺乏經費運作,請求東華醫院接辦。東華答應,向政府申請在掃桿埔建立東華東院,1929年啟用,主要服務灣仔以至東區的市民。 其時灣仔有兩間廟宇,分別是皇后大道東的洪聖古廟(1847年)和石水渠街的玉虛宮(1863年),兩廟在1928年由華人廟宇委員會接管。華廟會其後委託東華醫院管理洪聖古廟,包括毗鄰一間相通的北城侯廟(1867年,後稱望海觀音廟),令東華獲得更多香火收入,填補醫院開支。 1931年,東華、廣華和東華東院組成東華三院,由一個董事局統一管理,令資源有效運用。 1970年,東華三院將廣華醫院舊大堂闢為文物館,保存和展示東華三院的文物,是香港較早進行活化的歷史建築。現今廣華醫院正進行第二度重建,但東華三院文物館在十年前已成為法定古蹟,會繼續保留,見證九龍百年變遷。 東華三院現與古物古蹟辦事處在九龍公園文物探知館合辦展覽,名為「百載築蹟:東華三院文物館與文物保育」,展出逾70項文物,包括原本放在廣華醫院舊大堂的牌匾、木聯、五供和酸枝桌椅等。另外亦介紹東華三院的建築保育工作,讓大眾認識該院陪伴香港人所走過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