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閱讀在香港

評論

調查

今年書展曲終人散,參觀人數達101萬人次,創下歷年入場人次新高。香港貿易發展局委托顧問公司,於香港書展期間訪問超過800位參觀人士,了解他們的國籍,以及書展的消費意欲。調查顯示,書展人均購書額為987港元,比去年上升25%,可見今年的消費意欲比去年高;16% 的受訪者表示,計劃增加在書展的消費,平均加幅達49%。

而最受書迷歡迎的書種,依次為小說 (58%)、文學 (32%)、旅遊 (29%)、漫畫 (20%)及兒童讀物 (18%),購買文學圖書的參觀者比例較去年顯著增長5個百分點。另外,今年非香港市民佔整體入場人數約12%,約有12萬參觀者,來自內地、台灣和澳門的讀者外,更有來自美國、新加坡、英國及韓國等地的參觀者。

評論

25年來,香港書展愈來愈吸引大眾關注,更令廣州的書迷借鏡,《新快報》特派記者梁靜提到,香港書展近年設立的「年度作家」以及多場文學講座,使「香港文學」備受關注,使外地書迷對香港作家和作品更感興趣。反觀廣州的本土文學並未得到關注,認為應效法香港書展和設立「年度作家」。

香港文化評論人鄧小樺,喜見香港書展及出版社愈來愈關注香港文學,可是從她在會場的觀察,她更擔心的是香港書業的生態,說道:「書業狀態呈極端的M型,中型出版社十分難捱,攤位依然漂亮的上書局今年書展期的出版物好像大幅減少至五六本(牛津的數目好像也差不多),kubrick、mccm等幾家中型出版社已撤出書展,文化工房有出書但沒有租攤位,川漓社沒有出書。對文藝讀者的意義就是,除了文學巨頭之外,文學書籍的出版逐漸跟香港書展脫鈎,或有走向萎縮之態。藝發局文學組的資助動向改變,在此不無關係。筆者想出詩集,也曾被二間出版社拒絕過,他們對文藝有心,但都面對極大的倉存壓力;只有文化工房的舊友陪我瘋(另聽說有出版社替文學作者出版,印量只有200,我難以苟同,因為這個數量小到會影響發行,出版社也理應為作者肩負起碼的倉存壓力)。換言之,出第二、三本書的中級文學作者,與中型出版社一樣,正面臨很大的困難。」

鄧小樺指,文學書籍需要策劃推廣配合市場,以往的「香港作家巡禮」曾為本地年輕作家舉辦講座,但今年取消非常可惜。她認為書展的本土性非常重要,並且配合專業的內行眼光去策劃。至於中小型和文藝出版社可考慮參與社區小書展,擴大小書展的書卷味和文學性。鄧氏指,不論是香港書展還是社區書展,須有專業的文學知識來策劃內容。

另一位評論人金世傑指,世界各地書展本應是讓作者與書商接觸,讓各國業內人士洽購版權及推廣圖書文化的場合,就算連全球著名的德國法蘭克福書展,無一以售書為主,只有香港是例外。金世傑指,香港書展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貿發局以商機掛帥,書展成為「純消費」場合,也看得見端倪。他認為,書展變成了書籍特賣場,令書展缺少閱讀氣息,令不少愛書人士入場意欲大減。

金世傑亦觀察到,近年香港網絡小說出版實體書成為風氣,令參展書攤大量擺賣此類書籍。他指網絡創作大多是炒作話題,雖然部份迴響不錯,但整體內容及質素參差,導致「銷量高、壽命短、人文價值低」。另有業內人士坦言擔心,此風氣會令出版失去方向;隨着愈來愈多網絡作家跑出,單在書店看到的實體書已是林林總總,要吸引市民掏錢購買更多,存有一定難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