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島的背景釣魚島又稱為釣魚臺(台灣名稱),位於中國大陸東海大陸棚東邊的臺灣-宍道褶曲帶的南部,台灣東北外海,中琉界溝(俗稱「黑水溝」)西側,是台灣島附屬島嶼東北諸島的東段島鏈釣魚台列島的組成部分,也是釣魚臺列嶼中最大的島嶼,面積4.3838平方公里,周圍海域面積約為17萬平方公里。 釣魚島是中國在明朝或更早(至少可上溯至1372年)先發現的。據當時國際社會的「先佔」原則來看,佔領一塊無主土地必須合乎下列五項步驟:(1)領有的企圖、(2)無主地的確認、(3)佔領的宣告、(4)佔領的行動、(5)實效管轄,才能成立。而從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明朝第11任冊封使陳侃的《使琉球錄》、1562年(明嘉靖四十一年)的《籌海圖編·沿海山沙圖》的編纂記載等,已經證實當時明朝政府實施了有效主權支配,因此中方對釣魚島群島早已擁有無可辨駁的主權。 雖然中方認為中國已經擁有無可辨駁的主權,但對日本來說,中國雖在明朝或更早先發現了釣魚島,但至甲午戰爭開始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三個月前,即1895年1月,經過日本政府的考察,釣魚島定義為無主地,認為中國只憑先發現或因地理原因並不可作為擁有主權的充分證據。因此日本便將釣魚島納入日本版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