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三聚氰胺(Melamine)(化學式:C3H6N6),俗稱密胺、蛋白精,IUPAC命名為「1,3,5-三嗪-2,4,6-三氨基」,是一種三嗪類含氮雜環有機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它是白色單斜晶體,幾乎無味,微溶於水(3.1g/L常溫),可溶於甲醇、甲醛、乙酸、熱乙二醇、甘油、吡啶等,對身體有害,不可用於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 三聚氰胺與蛋白質食品工業中常常需要檢查蛋白質含量,但是直接測量蛋白質含量技術上比較複雜,成本也比較高,不適合大範圍推廣,所以業界常常使用一種叫做「凱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的方法,通過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來間接推算蛋白質的含量。也就是說,食品中氮原子含量越高,這蛋白質含量就越高。 三聚氰胺的最大的特點是含氮量很高(66%),加之其生產工藝簡單、成本很低,給了摻假、造假者極大地利益驅動,有人估算在植物蛋白粉和飼料中使蛋白質增加一個百分點,用三聚氰胺的花費只有真實蛋白原料的1/5。所以「增加」產品的表觀蛋白質含量是添加三聚氰胺的主要原因。三聚氰胺作為一種白色結晶粉末,沒有甚麼氣味和味道,摻雜後不易被發現等也成了摻假、造假者心存僥倖的輔助原因。 牽涉事件前因──大頭奶粉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安徽阜陽市合共發現171例「大頭娃娃(嬰兒)」,其中有13名「大頭娃娃」不幸死亡。據診斷,這些嬰兒所患的都是營養不良綜合症,而扼殺這些幼小生命的「元兇」,正是蛋白質等營養元素指標嚴重低於政府標準的劣質嬰兒奶粉,而當媒體公布的45家不合格奶粉企業和偽劣奶粉「黑名單」中,「三鹿奶粉」亦赫然在列。其後不法商人為通過蛋白質檢測,便在奶粉中慘入三聚氰胺,令無辜稚兒再度受害。 腎石奶粉2008年9月8日,甘肅《蘭州晨報》等媒體首先以「某奶粉品牌」為名,爆料毒奶粉事件。2008年9月11日,三鹿作為毒奶粉的始作俑者,被新華網曝光,社會嘩然。同時7名患兒的父母聯名寫下了申請書,上書甘肅省衛生廳,要求徹查病因。中國衛生部其後發布消息:經調查,高度懷疑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可導致人體泌尿系統產生結石。毒奶粉事件牽連甚廣,多種成分含奶類的國內外產食品都受到波及。截至10月中,已有4名嬰兒因進食毒奶粉身亡,另有數以千計嬰孩患上腎石。 寵物食品2007年初,美國多隻寵物因進食中國徐州一家貓狗食品出口公司的產品死亡,後驗出食品含有三聚氰胺,在中美關係引發軒然大波。 對人體的影響初步研究認為由於加工過程中的某些原因使得三聚氰胺中常常混有三聚氰酸,兩者結合形成不溶於水的結構。吃進人體經腸胃道吸收後,在腎臟中兩者再次結合沉積,從而形成腎結石,堵塞腎小管,嚴重將導致腎衰竭。三聚氰胺結石微溶於水,對於成年人,由於經常喝水使得結石不容易形成。但對於喝水較少的哺乳期嬰兒,腎臟較成年人狹小,更容易形成結石。 以體重60公斤的成人計算,一次要喝好幾十公斤的毒奶粉,才有急性致死可能;泌尿道系統結石則要連續4周、天天吃7.8公克的純三聚氰胺才會發生。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建議,三聚氰胺的每日容許量為每公斤體重0.5毫克,換算為60公斤成人,每日容許量為30毫克。 解決方法若是真的吃到毒奶粉,最好的方法是多喝水,2.7至4小時即會經腎臟排出一半,且九成會在一天內排出體外,兩天內全數排出。 若一天排尿量達2,000cc,大約一天上廁所7次,每次排尿300cc,將累積在體內的毒素排泄掉,就可避免結石。 三聚氰胺檢測法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指,三聚氰胺有「不溶於水,溶於酒精」的特性,若還是粉狀,用熱水沖泡奶粉、咖啡包時,如發現無法「即溶」則要留意;若進一步以酒精測試能溶解,則內含三聚氰胺的可能性高。 吳家誠說,如果奶粉是因含脂肪高難溶解,則會有團狀固態粉粒浮上杯面,有時冷卻還有一層油或薄膜;若奶粉含有三聚氰胺,無法溶解的團狀粉會沉到杯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