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太平戲院

歷史

香港開埠初期,中環一帶已有街頭戲曲表演。隨著香港人口增加,經濟活動漸趨活躍,市民對消閒娛樂的需求亦越加殷切。一些專門演出戲曲的戲院亦陸續在上環、西環一帶落成。這些戲院的設施較戲棚完善,遂成為華人重要的娛樂場所。太平戲院便是二十世紀早期建於西環的大型戲院。

太平戲院於1904年落成,1907年起由源杏翹接手經營,最後院主源碧福是源杏翹的孫女。

祖籍鶴山龍口鎮霄鄉的源杏翹先生是香港著名的實業家,他開辦的太安公司,旗下有寰球樂和樂中樂等戲班,薛覺先早年便在寰球樂擔綱演出,由此成名。後來源杏翹又出資創建了太平劇團,由馬師曾組班、主演。上世紀30年代粵劇出現「薛、馬爭雄」的局面,可以說是由他推動的。

源杏翹也是首位提出男女演員可以同台演出之人,太平戲院亦是香港第一間男女演員同台演出之地。因此,「太平戲院」也成爲演粵劇的「院線」,五邑各地乃至廣州專演粵劇的戲院,不少都以「太平戲院」爲名。

除了港島的太平戲院外,源杏翹還在九龍建普慶戲院,爲粵劇演出提供良好的場所。 

位於石塘咀德輔道西的太平戲院是香港最早的戲院,也是當年香港最大的戲院之一。早期專門上演粵劇,曾經自組太平劇團,由粵劇泰斗馬師曾領班,上演過不少粵劇戲寶,經歷粵劇最輝煌的歲月。

太平戲院於1932年重建,添置有聲放映機,放映中、西名片,令這所粵劇戲院兼具電影院的功能,見證電影由默片到有聲、由黑白到彩色的發展歷程;戲院座位增至約2千個,更設帶位員協助觀衆入座,無論設備和服務素質都大爲提升。

戰後香港電影事業發展蓬勃,粵劇電影也迅速發展,但粵劇演出則於1960年代末陷入低潮,加上電視普及、戲院行業競爭激烈等因素,太平戲院最終於1981年停業,最後一部放映的影片爲《摩登保鑣》,戲院拆卸後改建爲現時的華明中心。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