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08年5月12日下午二時二十八分震級根據中國地震局的數據,此次地震的芮氏地震規模為8.0Ms,矩震級達到了8.3Mw,此次地震最大烈度達Ⅺ度,破壞特別嚴重的地區超過10萬平方公里。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矩震級達到了7.9Mw。 最初,中央電視台第四頻道(CCTV-4)發佈「今天(2008年5月12日)下午2時45分左右發生了7.6的強烈地震」,之後修正為芮氏7.8,5月18日再次修正為芮氏8.0。 震央與震源根據中國地震網路中心的資料顯示,地震發生於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初震央位於四川省省會成都西北約80公里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境內,北緯31.0,東經103.4之地,深度為33公里,其後餘震深度皆為10至33公里左右。受影響地區包括震央50公里範圍內的縣城和200公里範圍內的大中城市。而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定,震央亦同位於汶川縣境內,東經103.279°,北緯31.099°。震源深度為19公里。在成都的一名辦公室職員稱「感受到震動持續了兩至三分鐘」,許多人都跑到了外面。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搖晃程度調查結果將震源附近的綿陽市的地震烈度定為IX,沿海在內的中國大部分地區的烈度為III。 該次地震只有一個震源,規模與1976年唐山大地震相仿,有導致大範圍破壞與人員傷亡的可能性。由於該次地震震源頗淺,屬較為罕見的「板塊內地震」,引發的震波波及了半個亞洲。並不排除在地震後一個月內會發生超過芮氏7的地震。這次地震地區的震前過程不明顯,與以往中國地震最大的不同是震前非常平靜。地震監測機構在震前沒有發現異常。 根據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的一份分析報告,此次地震的特點是以擬沖為主、兼少量右旋走滑的分量。其中,斷層向西北傾斜,走向是229°。純量地震矩為4.4×1021 Nm,震級為Mw8.3。 地質構造分析地理上,四川屬地震頻繁區。四川盆地的形成:乃由於五千五百萬年的造山運動而來。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報告,這次「地震是由四川盆地西北邊緣東北向逆斷層或沖斷層運動所致。震央與震源機制與龍門山斷層或與其構造相關的斷層運動結果一致。由於地殼物質緩慢從青藏高原向東移動,遇四川盆地和中國東南部堅硬地殼而匯聚,產生構造壓力,導致地震的發生。」而從洲際的規模上看,這次地震緣於印度板塊以每年5公分的速度向北朝歐亞板塊的碰撞。 日本專家分析,地震造成的地下斷層在長約120公里、寬約40公里的範圍內劇烈運動。斷層自東北向西南位移,從深度約11公里處開始移動,約45秒後整個斷層進行位移。最嚴重處斷層錯位約有3.4公尺。 這次地震是繼1976年8月16日下午2時四川松潘、平武兩縣發生7.2地震以來,近32年發生的四川省內首次規模7以上地震(參見:四川地震)。它造成了連接青藏高原東部山脈和四川盆地之間大約275公里長的斷層。四川西北部曾經在1933年8月25日發生過7.5地震,造成了9300人死亡。 有震感地區是次地震由於位於海拔較高的地方,而且震源距地面非常近,因而有明顯震感的地區很廣。由於中國中部地區岩層的具有較高的堅硬程度,使得於本次地震形成的衝擊波能夠傳遞很遠的距離,而能量卻沒有明顯衰減。亦有分析指出遠距離強震傳來較長的振動周期,比較容易與高層建築物的自振周期接近從而形成 共振。同時,由於建築物的高度進一步放大了搖動幅度,導致遠離震央一千多公里以外地區的高層的人員依然能夠明顯感受到地震,而地面及低層人員幾乎感受不到振動。 以下是為受到此次地震影響有震感的地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