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汶川大地震的重災區北川縣,縣城未來將異地重建,原址可能保留現狀,成爲地震教育的基地,目前四川省政府已提前啓動建縣規劃。 據《新京報》報道,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委書記宋明說,因地質條件所限,目前北川境內已沒有地點可以建縣城,縣城以後可能會搬遷到隔壁安縣。 宋明說,北川地處地震斷裂帶中心,且周邊是易滑的滑坡體:「一旦有小地震或者暴雨,就可能滑坡。」 該縣一名老幹部透露,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地質專家專門來北川勘察,指出北川縣城正好處在龍門山的地震斷裂帶上,一邊是喜馬拉雅山餘脈,一邊是龍門山餘脈,而且兩邊都是葉岩。 因此,宋明受訪時表示:「(北川縣城)搬遷是肯定的。」四川省有關部門近日已開始做北川搬遷的方案。 受災嚴重的北川縣,距離這次地震的震中汶川縣直線距離不到60公里,老縣城幾乎被夷爲平地,死亡人數逾8400人,傷者也有9000餘人。 北川是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縣。1951年之前,縣城在如今的北川羌族自治縣禹里羌族鄉,處於龍門山斷裂帶的深山裏,地質條件惡劣。1951年,縣城從禹里搬遷到如今的曲山鎮,更靠近關外平原地帶。 如今,這個縣城老城區將保留下來,建設一座紀念碑,把這次遇難者的姓名刻在碑上。這是因爲,當局認爲目前不太可能完全挖出遇難者遺體,保留了廢墟,北川人將來要祭奠親人,將共同使用集體紀念碑。老縣城將成爲永久的遺址,作爲地震教育的基地。 當然,大家都知道大災難後的重建工作並不容易,但可以知道的是,重建一定會成功。許多人把這次地震與1976年唐山大地震相提並論,不過如今唐山已經重新起步,走出廢墟,成為大城市。 30年前,一場舉世震撼的大地震將唐山夷為一片廢墟。大地震造成24.2萬多人死亡,16.4萬多人重傷,7200多個家庭全家震亡,4204人成為孤兒。災情之重,損失之巨,舉世罕見。西方媒體曾預言唐山已從地球上「抹掉」。30年後,唐山人走出了大地震的黑色陰影。 面對滅頂之災,唐山人民「奮掙扎之力,移傷殘之軀,匍匐互救,以沫相濡」,在全國人力、物力援助下,弘揚「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歷經「十年重建、十年振興、十年快速發展」,創造了一個舉世矚目的鳳凰涅槃神話。一個功能完備、環境優美、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唐山從廢墟上崛起,創造了人類同自然災害鬥爭史上的奇跡。唐山在震後七天組裝出第一批自行車,震後十天生產出第一車煤,震後十四天發電廠開始發電,震後二十天造出第一台機車,震後二十八天煉出第一爐鋼。抗震精神是唐山崛起之魂。2005年,唐山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財政收入226億元,分別比震前增長25.5倍和55倍。最近,國際鋼鐵協會公佈2005年全球粗鋼產量前80位鋼鐵公司排序,唐鋼集團總產量達到1610萬噸,一躍成為國內第二、亞洲第五、世界第十二的鋼鐵巨頭。在謀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唐山把發展的成果充分地體現在人民生活改善之上。1990年唐山在國內第一個榮獲聯合國「人居環境獎」,2003年唐山市榮獲國家園林城稱號。「碧水、藍天、綠地、潔城」,今日唐山讓每一個走進這片土地的人都欣羨不已。 唐山能夠再次展現生機,相信四川也必能走出危難,再度成為生意盎然,人人安居樂業的好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