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 煇耀香江半世紀二〇一一年四月,二〇一〇年度香港藝術發展獎頒獎禮在香港大會堂舉行,「香港流行樂壇教父」顧嘉煇先生獲頒「終身成就獎」,頒獎嘉賓特首曾蔭權致辭時稱讚顧嘉煇作品「是經典中的經典,是雅俗共賞、反映時代面貌的藝術作品」。顧嘉煇獲獎當然實至名歸,其實三十年前他早已榮獲香港電台第四屆十大中文金曲(一九八一)「最高榮譽獎」(金針獎前身,當年是第一次設立此獎項),一九九七年又獲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音樂成就大獎。顧嘉煇獲獎無數,音樂獎項外,一九八二年成為首位獲頒大英帝國員佐勳章的香港音樂家,一九九八年又得特區政府銅紫荊星章,兩個時代,一樣認同。顧嘉煇是本地音樂界的殿堂級人物,與香港電影、電視和流行曲的崛興關係密切。電影、電視和流行曲曾是香港創意產業的龍頭,不但推動香港經濟,更令香港成為華人普及文化的潮流重鎮。顧嘉煇在香港文化的地位舉足輕重,難怪大學的「香港史」課程也以他為普及文化的代表人物(如中文大學歷史系的碩士課程)。細說從頭,自會發現香港普及文化史的重要時刻,幾乎都不能不提顧嘉煇,過去半個世紀,他的音樂為香港譜寫了如歌歲月。二〇〇五年,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在香港電台節目《香港家書》致函顧嘉煇,說十分懷念九七年七月初他與黃霑在紅館舉行的慶祝回歸演唱會,感歎因為場地短缺,這麼好的演唱會只能舉辦兩晚,唯有盡快興建西九龍文娛藝術發展區才可解決藝術場地短缺問題。雖然當年何志平的主要目的是硬銷西九,但由此亦可見顧嘉煇的江湖地位。更重要的是他不靠政府規劃,沒有西九場地,一手寫出的音符卻正正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範例,更變成了幾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粵語流行曲自不用說,黃霑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一九四九—一九九七》說:「幾乎所有論者都一致認為,一九七四年,無綫電視劇主題曲《啼笑因緣》的出現,是香港社會各階層普遍接受粵語流行曲的開始。」在此之前粵語流行曲常被批評難登大雅之堂,顧嘉煇創新的想法創造了時勢:「本來電視台又係叫我作國語歌,我諗,點解唔試下廣東歌呢?連監製王天林都同意……當時娛樂唱片對廣東歌有懷疑,我就話,不如一人一半成本啦,我負責製作,佢哋負責發行。」(《似夕陽在散餘煇:顧嘉煇》,《忽然一周》第五八七期,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他還找來仙杜拉主唱,令人感覺耳目一新:「原因是她在樂壇以唱英文歌及國語歌為主。由她唱出這些粵語歌曲,起碼不會給人老套的感覺。」(黃志華:《早期香港粵語流行曲》,香港:三聯書店,二〇〇〇)在未有創意產業的觀念的七十年代,顧嘉煇早已為創意作了漂亮的示範。 譜寫香港如歌歲月《啼笑因緣》改變了人們對粵語流行曲的偏見,《狂潮》、《家變》等電視主題曲更是真的捲起狂潮。黃霑《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指出:「說《啼笑因緣》標誌著香港粵語流行曲再興起,這首《家變》才真正確立了香港旋律的新風格。因為《啼笑因緣》仍然有傳統的粵曲影響。《家變》卻完全擺脫了粵劇粵曲影子,旋律與歌詞,演唱和編樂現代感濃烈。港產粵語流行曲,由這首歌開始,正式邁上『雅俗共賞』大道。」除了現代感濃烈的新一代粵語流行曲外,他還靈活運用傳統中國風格,如武俠劇主題曲及插曲等作品便能另闢新徑。顧嘉煇獨特的音樂風格,為香港流行音樂揭開了新一頁,就連教育局也以之為教材。梅廣釗為教育局編撰的《顧嘉煇的音樂特色》便簡明闡述了顧嘉煇音樂的原創性:「歌曲旋律優美,配器音色豐富,音樂融合中西音樂元素,極具個人風格,是劃時代的創作。」「劃時代的創作」這句評語並沒半點誇張,顧嘉煇的作品可說是香港的大時代背景音樂。《獅子山下》是公認的「港歌」,伴隨幾代香港人成長,三十多年後的今日仍然是最能代表香港人的作品之一。文化評論人陳雲指出,《獅子山下》呼籲港人同舟共濟,積極樂觀但欠了《東方之珠》(甄妮版本)的寫實悲情,認為《東方之珠》才是「最有誠意的香港之歌」:「道出香港人不屈於命運的勇氣,敢於衝撞風浪和面對黑暗的勇氣。」(陳雲:《港歌》,《信報》二〇一〇年五月十四日)《東方之珠》同樣出自顧嘉煇手筆。二〇一〇年,上海世界博覽會「香港活動周」開幕禮,演奏的是顧嘉煇的《獅子山下》和《上海灘》,而不是《無限之城》(二〇一〇年香港參加上海世博會主題曲)。以上例子已見顧嘉煇歌曲對香港的深遠影響,其實除了電視劇外他對香港電視廣告也有重大貢獻。顧嘉煇不斷充實自我,令人敬佩。早於六十年代他已獲獎學金到美國進修,學成回來之後攀上了事業高峰;八十年代他又毅然放下香港一切再到美國進修,這一次他學到了廣告音樂創作和推廣方法,據他所說:「最巔峰時,每四至五首電視廣告歌中,便有一首由我作曲的。」(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藝術發展獎二〇一〇紀念特刊》) [copy_half_century_2.jpg] 多年來他的音樂不斷為香港普及光影藝術配上動人樂韻。他的電視劇主題曲及插曲經典作品多不勝數,其中《上海灘》便流行得連不懂廣東話的聽眾也朗朗上口。除了人所共知的電視歌曲外,其實顧嘉煇與電影也有親密關係,他的音樂對香港電影也有非常大的貢獻。一九六一年,邵氏開拍電影《不了情》,公開徵求電影歌曲,初出道的顧嘉煇以一曲《夢》突圍而出,作品成了插曲。其後他又經常參與電影配樂,第一部電影配樂作品是一九六四年由陶秦導演的《萬花迎春》,初試身手便獲得第十一屆亞洲電影最佳歌曲獎與第三屆台灣金馬獎最佳音樂獎。七十年代,香港電影業起飛,經典香港電影幾乎都有顧嘉煇的音符,不論震撼全球的李小龍系列或轟動香港的許氏兄弟出品,都是由他配樂的。從《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到《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顧嘉煇的配樂伴隨香港電影起飛,到了八十年代令吳宇森和周潤發蜚聲國際的《英雄本色》,配樂以至主題曲都來自顧嘉煇,「香港流行樂壇教父」同時也是「香港電影音樂教父」(羅展鳳:《香港電影音樂教父顧嘉煇》,《明報》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二日)。 近年顧嘉煇移居加拿大,退出香港流行樂壇,並重拾兒時的繪畫嗜好,二〇〇六年還與姐姐顧媚及弟弟顧嘉鏘於香港大會堂聯袂舉行「萬水千山總是情」畫展,其藝術才華又有另一種發揮。他還未完全遺忘香港流行樂壇,一方面還偶有作品(如電視劇主題曲《天這樣藍》),另一方面又與香港中樂團跨界合作,當年《啼笑因緣》的活潑創意依然可見。顧嘉煇又於二〇〇九年起與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合作設立了「顧嘉煇新生代音樂獎」,表揚新一代本地音樂創作人,希望培育後輩延續香港流行音樂的光輝。「香港音樂的最光輝年代,也是我的黃金年代」(引自《似夕陽在散餘煇》),顧嘉煇謙稱他的一生,得到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十分幸運。筆者相信此話倒過來說也未嘗不合理:他的黃金年代,就是香港音樂的最光輝年代。回首那一段流金歲月,從普及文化的角度而言,七八十年代成長的香港人真的十分幸福。 (作者是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課程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