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越劇

越劇的歷史

越劇誕生至今不過一百多年,由一個小縣的民間說唱藝術,演變成全國主要的戲曲種類,以下會介紹越劇在各個時期的發展歷程:

落地唱書時期 (1906年或以前):

越劇可追溯至「落地唱書」這項民間藝術,流行於浙江省紹興地區的嵊縣一帶,主要指當地一些農民或手工業者,吸收嵊縣的宗教、文學和藝術的薰陶,自編自唱各種民間故事,在農家檐下門口、臺門堂前,甚至站立於地上演出。

小歌班時期 (1906年-1921年):

1906年的農曆三月初三 (陽曆3月27日),落地唱書藝人高炳火、李世泉等在嵊縣的東王村搭建草台演戲,這次被視為越劇第一次正式的演出,當日被稱為越劇誕生之日,東王村也成為了越劇誕生地。高、李等人還組班在當地演出過《雙金花》和《賴婚記》等大戲。當時的越劇稱為「小歌班」或「的篤班」,還未有配樂,屬於初期發展階段。1916年,小歌班首次進入杭州、上海等地演出。

紹興文戲時期 (1921年-1938年):

紹興的小歌班進入江浙一帶後,逐漸受到關注。為了與粗獷奔放、以亂彈、武戲為主的「紹興大班」區別,1921年小歌班以「紹興文戲」為名。1923年農曆五月廿七日,商人王金水和紹興文戲藝人金榮水,在浙江嵊縣開辦第一個紹興文戲女子科班,原因是女性扮相俊俏,演戲的時候更能吸引觀眾,這一天亦成為女子越劇誕生日。1924年,越劇女班第一次在上海演出。女班蔚然成風,改變了越劇的發展方向;其時男班與女班並存,甚至有男女混演的情況。

女子越劇時期 (1938年-1942年):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紹興文戲男班衰落,逐漸由女班取代,故有「女子文戲」之稱,更湧現了大批優秀的女演員,包括魏素雲、李艷芳、竺素娥、筱丹桂、馬樟花、姚水娟、尹桂芳、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和毛佩卿等,同時還有男班培養起來的小白玉梅等。

1938年,來自杭州的記者樊迪民,認識了名旦姚水娟,並度身訂造《花木蘭》和《范蠡與西施》等古裝劇,以及《啼笑姻緣》等新編劇目,成為了第一位越劇的專職編劇,擴大了越劇的題材。樊氏倡議把女子文戲正式命名為「越劇」,啟發自李白《越女詞》美麗、靈秀的意境,象徵劇種漸由女性演員主導。而且劇種發源於紹興嵊縣,乃春秋時期越國的所在地,命名為「越劇」也呼應著抗戰的大環境。

除了紹興,越劇在杭州、上海和寧波等地亦廣泛流行,不少越劇藝人和劇團選擇在上海落戶,成為越劇的中心地。

新越劇時期 (1942年-1949年):

1942年,袁雪芬等越劇名宿力倡越劇改革,吸取崑劇、黃梅戲、話劇及電影的表演形式,改良及豐富越劇:首先建立完備的編導制與劇本制,其次創造新的越劇主腔「尺調」和「弦下調」,另外重視傳統劇目的改編和加工,如《梁山伯與祝英台》和《紅樓夢》等,開拓以小生為主的越劇表演基本格局,故此越劇孕育了大量的女小生。一連串的改革,使越劇得到廣泛觀眾的喜愛。

越劇界在1940年代,編寫及搬演各種回應社會環境的劇目,好像1946年,改編自魯迅小說《祝福》的越劇《祥林嫂》,由袁雪芬、范瑞娟和陸錦花等主演,當年5月在上海公演,獲得觀眾和文化界極大的迴響。

1947年8月,尹桂芳、徐玉蘭、竺水招、筱丹桂、袁雪芬、張桂鳳、吳小樓、傅全香、徐天紅和范瑞娟合共十位女演員,為了籌備越劇劇場及學校的經費,攜手義演新編劇《山河戀》,史稱「越劇十姐妹」,在越劇發展史上具有象徵意義。當時著名的越劇團有雪聲劇團,芳華劇團、東山越藝社、少壯劇團、雲華劇團、玉蘭劇團和丹桂劇團等。劇團既會編排劇目作公開演出,同時培訓不少人才。

中共建國初期 (1949年-1966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原有的民營越劇團被收歸國有,越劇的改革亦廣泛執行,發展愈見蓬勃。當時越劇團亦招考男演員,並進行男女合演的探索。1960年代以前,除廣東,廣西,西藏等省區外,中國大陸各省均有專業越劇團。

1953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首部越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除了國內放映,也發行至香港、加拿大等地,觀眾好評如潮。電影讓觀眾深入認識越劇,並成功在海外打響知名度。

然而,1960年代中期發生文化大革命,大部分越劇團亦被逼解散,發展遭到停滯,觀眾亦出現斷層。

中共改革開放後 (1976年至今):

70年代中後期,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很多遭解散的越劇團恢復建制,培育了一批越劇的後起之秀,像單仰萍、王志萍、趙志剛、錢惠麗、茅威濤、何英、方亞芬及吳鳳花等。由於流行音樂等藝術形式興起,以及文革造成的觀眾斷層等原因,越劇的入座率十分低,許多越劇團也相繼撤銷。

來到21世紀,越劇的文化價值亦重新被發掘:2006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越劇被文化部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越劇再次備受關注,當年的越劇新秀,今天成為了傳承和推廣越劇的中堅分子:通過新編和改編劇目、巡迴演出、教學及宣傳包裝,使越劇走近普羅大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