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80 後

拆解「80後」

歷史發展下失落的一代

有分析指出,80後是失落的一代,因為社會的重要位置已被上一代人霸佔,即使年輕人普遍學歷高了,社會的階級流動性卻較以前差,年輕人無法上位,收入無保障,自然不快樂,社會矛盾日生。最近有數據顯示,今天年輕人的收入的確比過去有所減少。

香港經歷數十年經濟發展,今天的年輕人不少來自較富裕家庭,有分析指出,這批人畢業後投身社會,毋須以照顧家庭為首要考慮,愛講原則談理想,毋須事事「為五斗米折腰」,社會批評他們激進,他們卻認為其他人太過犬儒,事事求妥協。不少參與保衛菜園村的年輕人也說,他們只是做他們認為對的事,根本不是什麼激進。

缺乏「希望」的一群

基督教服務處2009年9至11月訪問400名20至63歲僱員,其中兩成是80後青年。調查發現,80後年輕僱員的「希望感」,較80年代前出生的人低,他們的快樂指數平均只得4.14分,低於4.5分的平均水平。

「希望感」等同意志力及策略感,兼具這兩項特質的受訪80後青年約為6成3。但具意志力、欠策略感的受訪80後,則有近兩成半,是其他受訪者的兩至三倍。

另外,近4成受訪80後青年出現中度嚴重的焦慮徵狀,比例較其他受訪者多接近一倍。

調查結果顯示,80後受訪青年,雖然具有意志力,但需要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以正面及具希望的態度,面對人生挑戰。

期望高 壓力大

另有在內地、香港、日本、台灣等地進行的調查發現,生活在城市中的「80後」生活壓力相當明顯,40%受訪者認為壓力有「買房子、養孩子」等;近30%受訪者認為壓力來自工作,「要闖出一番事業太難」;還有受訪者認為「整個社會都在施壓,壓得喘不過氣來」。另外,有30%的「80後」是「月光族」,即每月收入基本當月花光,而「有車一族」不足10%。對於買樓,近40%受訪者表示是為結婚,僅20%表示「自己可以一次過存款付清房錢」。此外,近40%的「80後」每個月都會給父母補貼家用,這說明他們並不像有些人臆測的那樣是「啃老族」(靠父母的錢生活)。

在工作方面,調查顯示,受訪者多曾有跳槽經歷,其近50%想立即跳槽,反映出該群體普遍對自己現有成就感到不滿,雖頻繁跳槽,但又找不到適合職位。此外,「80後」的理想集中在四個方面:一是有樓有車,特別是買樓;第二是事業有成;第三是做個有錢人,特別是當老闆,第四是想成為公務員、科學家等「對社會有用的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