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截癱療養院康復村
						三十年前的七月二十八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將唐山夷為平地,人民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唐山人民經過不懈奮鬥,在一片廢墟上建起一個生機勃勃的新唐山,更為傷難者興建了一所棲身的療養院 - 唐山截癱療養院康復村,這裡是全世界唯一一處專為地震後致殘的截癱人員建造的無障礙住宅小區,亦是他們的家。 
						興建過程	
						
							
								| 1988年 | 
								爲滿足震後截癱居民組建家庭的願望,唐山市在社會各界支援下,募捐了119萬多元。 | 
							 
							
								| 1991年 | 
								康復村正式落成。 | 
							 
							
								| 1992年 | 
								地震截癱幸存者中的50個同病相憐的人,10餘年後組成了25戶特殊家庭。 | 
							 
							
								| 2005年 | 
								唐山市政府去年出資一百七十萬元又對村裡的住房、綠化環境及居住設施進行了改造。將從前的健身器材移至中心小花園,並在原有的基礎上添置了很多樹木花草。 | 
							 
						 						
						院內設計
						康復村當中有二十五套房子用來居住,另有一間作為辦公地點。在建設初時,一戶建築面積只有40多平方米,現在一戶建築面積達到了58平方米。爲了讓截癱傷員能夠重新開始生活,方便他們生活起居,建設之初康復村住房就全部採取了無障礙設計:房門寬達一米多、衛生間隱藏在牆內、傢具低矮等等,使他們得以自己照顧自己,感到生活方便的同時,也樹立起他們重新生活的信心。 
						經濟來源
						工傷補貼:地震前有工作的,由單位按照工傷待遇,有些一、二千元一個月,有些四、五百元一個月。 
					民政局發放救濟補貼:震前無工作單位的,每月可到建設銀行領取二百二十五元的低保。 
					目前,村民們正在辦理一種醫療優惠卡。 
					村民感受節錄
					吳立海:精神上很富有,足夠了。 
					孫秀英婆婆:住在這裡出來進去都不用人幫忙,上廁所也特別方便。以前麻煩別人,時間長了都不好意思,現在自己走路買菜都行。 
					楊長祿:眾多好心人救了我,衷心的感激。 
					金牌運動員王寶占:有時候,殘疾人在社會上受到的歧視比身殘還痛苦,堅持這麽長時間,我就是要證明給正常人看,殘疾人同樣可以爲國爭光,爲社會做出貢獻,證明給和我一樣的殘疾人朋友看,讓他們堅定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現在的日子過得平淡卻幸福:我們現在過得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