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話題

世貿專題

世貿組織知多少

1. 世貿是甚麼?

世界貿易組織(「世貿組織」)在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世貿組織的前身是關稅及貿易總協定(「關貿總協定」),該協定是在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

世貿組織的主要目標是訂立國際貿易政策規則,以推動成員進行國際貿易,藉此提高生活水平。這些規則有助施行一視同仁、透明和可靠的貿易政策。

世貿組織透過下述工作達到其目標:

  • 執行各項世貿組織貿易協議;
  • 為進行貿易談判提供場所;
  • 解決貿易爭端;
  • 評審各國貿易政策;
  • 透過給予技術協助和訓練,為發展中經濟體系提供貿易政策事宜方面的協助;
  • 以及與其他國際組織合作。

(資料來源:世貿組織「香港部長級會議」主辦政府網站 "http://www.wtomc6.gov.hk/tc/home/welcome.html")

2. 基本資料

總部設於: 瑞士日內瓦
成立日期: 1995年1 月1日
秘書長:  歐盟貿易委員會委員巴斯卡.拉米
2005年預算經費: 逾11億港元
秘書處人手編制: 630人
工作語言: 英語、法語、西班牙語
成員國數目: 148個(截至2005年2月)
其中發展中國家佔三分之二
50個被聯合國界定為低度發展的國家當中,有32個為世貿成員國 
部份成員國
加入日期:
中國 ( 2001年12月)
台灣 (2002年1 月)
(最新)柬埔寨 ( 2004年10月)、尼泊爾(2004年4月) 

(資料來源:樂施會「貿易要公平」網頁 "http://www.maketradefair.org.hk/trad/index.html")

3. 世貿成員國

【四大成員國】 加拿大、歐盟、日本、美國
原則上,世貿的決定由全體會員投票或協商達成,然後再由各國的議會立法確認。 但實際運作上,世貿的決定往往由美國、歐盟、日本和加拿大組成的"QUAD"左右,以閉門會議決定WTO議程的優先次序。

【中國】
去年十一月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正式通過決議,接納中國成為世貿組織成員。

【二十一國集團】(G21+)
今年八月二十日成立。以農業出口國為主, 成員包括:
阿根庭、波尼維亞、巴西、智利、中國、哥倫巴亞、哥斯達尼加、古巴、厄瓜多爾、埃及、瓜地馬拉、印度、印尼、墨西哥、尼日利亞、巴基斯坦、秘魯、菲律賓、南非、泰國和委內瑞拉。

【香港】
香港財政司唐英年和工商及科技發展局局長曾俊華均有出席坎昆會議。香港在世貿派駐的常任貿易代表為前貿易工業署署長羅智光。上任的香港駐世貿常設代表夏秉純(Stuart Habinson)於2002年以個人身份被推選為世貿理事會主席,在處理世貿組織事務時保持中立,並不代表任何國家或地區。夏秉純亦是農業委員會的主席(至2003年9月)。
香港將於2005年舉辦第六屆世貿部長級會議,預計可帶來8,000訪客及180個政府代表,為本港旅遊業帶來一億元進帳。

(資料來源:樂施會「貿易要公平」網頁 "http://www.maketradefair.org.hk/trad/index.html")

4. 部長級會議

部長級會議是世貿組織的最高決策機構。至少每兩年召開一次部長級會議。部長級會議讓所有世貿組織成員政府的部長聚首一堂,並有權就任何世貿組織協議所涉及的事宜作出決定。香港將於2005年12月13至18日主辦世貿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

(資料來源:世貿組織「香港部長級會議」主辦政府網站 "http://www.wtomc6.gov.hk/tc/home/welcome.html")

5. 加入WTO的得與失

促進自由貿易 工業國家採取不公平的貿易方式,例如傾銷和大量補貼為出口而生產的農產品,令發展中國家的農業或相關行業受損
提供解決成員國之間貿易糾紛的機制 富裕國家採取雙重標準,一面要求後進國家開放市場; 一面限制後進國的進口
消費者可以較低的價錢,獲取更多的選擇 知識產權和專利權多邊協議助長發達國家盜取和掠奪發展中國家的生物資源和傳統知識。
為國家/地區帶來收入 農產品貿易協議容許富國補貼出口主導的國內農產品企業, 同時進口自由化嚴重打擊窮國小農的生計
貿易刺激經濟增長 決策, 及仲裁機制欠民主和透明度, 決策受強國和跨國企業操控
設立國際一致的貿易規則 發展中國家在財政上和技術上較難遵從世貿規則, 加入世貿得不償失
鼓勵政府實施良好的管治 WTO不斷膨脹,規範層面擴大至投資、競爭政策、政府採購和加快關稅自由化等議題,勢將威脅發展中國家的自決權, 與民生攸關的基本社會服務隨私營化而不受監管。

(資料來源:樂施會「貿易要公平」網頁 "http://www.maketradefair.org.hk/trad/index.html" )

6. 過往世貿談判

多哈發展回合
2001年11月,世界貿易組織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並開展了新一輪被稱為「多哈回合」的多邊貿易談判,多哈回合最終目的是要在「促進全球發展」的前提下,建立一個更公平而又維持市場主導的貿易制度,因此會議又被稱為「多哈發展議程」。會談涉及的領域頗為廣泛,包括農業、知識產權、服務業等範疇,但談判的核心依然圍繞著影響發展中國家最深的農業問題。事實上談判最後無果而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發達國家在農業問題上未有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基本需要,只為尋求一己利益,才會使談判陷入僵局。

多哈回合為何無果而終?
「多哈發展回合」的問題核心,是發達國家面對著強大的國內游說,而發展中國家的基本需要卻未能成為會談的優先考慮。以會談關鍵的農業問題為例,富有國家一面推崇自由貿易的價值,鼓勵發展中國家開放農產品市場,另一方面卻對內實施農業補貼等保護主義政策,可見富裕國家只懂運用自己的影響力,來尋求自身的經濟利益。

(資料來源:樂施會「貿易要公平」網頁 "http://www.maketradefair.org.hk/trad/index.html" )

7. 世貿組織對香港的重要性

多邊貿易制度是香港對外貿易政策的基石。由於香港是一個小型和以對外為主的經濟體系,貿易總額差不多是本地生產總值的三倍,故此穩建可靠的多邊貿易制度對香港十分重要。

世貿組織包含一套具法律約束力的規則,確保國際貿易活動在公平公正的原則下進行。它保障我們的製造商和承辦商,在一個對等的平台上,與世界各地的同業競爭。它同時防範任何針對香港商人的不合理和歧視性的貿易行動。對於香港這樣的彈丸之地,這一類的保障至為重要,免使香港於雙邊談判之中遭主要貿易伙伴施以不公平的對待。

(資料來源:世貿組織「香港部長級會議」主辦政府網站 "http://www.wtomc6.gov.hk/tc/home/welcome.html")

8. 香港在世貿組織的身分是甚麼?

香港是世貿組織的創始成員,在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後,以「中國香港」的名義繼續保持其單獨締約成員身分。

在2001年,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香港的名義及其單獨締約成員身分絲毫不變,而且在貿易政策上和談判時完全自主,可以保持與中國不同的取態。
這凸顯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根據《基本法》在經濟和貿易事務上享有高度自主權。

(資料來源:世貿組織「香港部長級會議」主辦政府網站 "http://www.wtomc6.gov.hk/tc/home/welcome.html")

9. 貿易自由化與香港市民有甚麼關係?

自由和開放的貿易是香港的命脈,也對港人的福祉及香港經濟的持續發展極其重要。

更自由的貿易令生活成本降低。保護主義令產品價格上升,代價高昂。貿易自由化減少貿易壁壘,有助減低生產成本(因為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進口物料較便宜),從而減低製成品和服務的價格,最終令生活成本降低。

世貿以及其他國際組織的多項研究顯示,基礎服務行業(如電訊、金融、運輸等)的開放是能夠為一個地區的整體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同時也為消費者帶來好處。以電訊業為例,香港的電訊市場自2003年1月1日起全面開放至今,在國際直撥電話方面已為消費者節省超過40億美元的通話費,而香港的無線電話,除了在收費方面可能是全世界最便宜之外,其普及率更達120%,為全球最高地區之一。

更自由的貿易有創造職位的潛力。有充分證據顯示,貿易刺激經濟增長,而經濟增長則意味職位增加。不過,在貿易不斷增加的時候,也會喪失某些職位,這點也是事實。在某程度上,這須視乎該等經濟體系採取的調節政策在掌握機會方面的效用。就這一點必須指出,政府提供的主要公共服務,不屬於世貿組織的協議範圍。

(資料來源:世貿組織「香港部長級會議」主辦政府網站 "http://www.wtomc6.gov.hk/tc/home/welcome.html")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