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
博物館的開幕展由六個專題展覽組成,體現了M+館藏的各個重點領域,展示博物館由2012年開始蒐羅的M+藏品系列內的視覺藝術作品、流動影像作品、設計品、建築項目、檔案藏品。這些展覽分別為:
香港:此地彼方
「香港:此地彼方」透過一段段個人及群體的歷史,展現這個城市從戰後到當下所經歷的各種轉變。香港既是無數創新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和電影工作者的家,更是一片創意匯聚、社會文化更迭不斷的土壤。展覽分為四個章節──此地、身分認同、地方和彼方,多角度呈現香港視覺文化,與觀眾一起感受這個城市的脈動。
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
「從大革命到全球化」探索了當代中國由70年代初至今的文化發展。1978年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開創了一個新時代,並為其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深遠改變。主要城市搖身一變成為國際商業中心,影響着數以百萬計居民的生活。隨着中國在世界舞台的角色愈來愈重要,藝術家致力與國際進行交流與對話。透過舉行展覽,他們用嶄新的媒介和方式,挑戰傳統思維和藝術實踐方法。「從大革命到全球化」展示這批藝術家勇於創新的精神及當代中國的變化,讓國際觀眾能藉此了解今日中國。
物件‧空間‧互動
設計及建築定義我們使用的物件,建造我們居住的空間,還因而形塑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和生活方式。「物件.空間.互動」展出過去七十年來在亞洲製造及受其影響的500多件家具、建築、平面藝術及其他設計作品。設計不受邊界局限,而是會彼此交流,互相影響。這裏的作品展示出一些可左右此地區大局的巨大力量,包括全球脈絡下的社會經濟變化,而這個展廳更猶如一個窗口,讓我們從設計及建築中窺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種種問題。
個體‧源流‧表現
「個體.源流.表現」展現藝術家和作品所構成的複雜關係網,交織出跨越時空、結合個人與共同經驗的視覺藝術故事。亞洲位於這個網絡的中心點,既指地理位置,亦是廣闊的文化場域,孕育出多樣的身分、歷史和觀點。本展中藝術家所運用的創作技巧、物料、形式和方法,與自身的文化或社會背景契合,或受地緣政治支配的國際秩序所影響,包羅萬象。
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
2003年,英國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邀請象山村(現廣州市花東鎮)約300位老少居民,花了五天時間製作了約20萬個泥人。當時藝術家只提出三個簡單要求:一、泥人要如手掌大小;二、泥人可站立;三、泥人要有兩隻眼睛。其他部份均可以讓創作者自由發揮。如想用最佳角度欣賞《亞洲土地》這件裝置作品,觀眾可站定在單一位置縱目眺望這片如海的泥人,同時也彷彿被成千上萬雙眼睛注視。
葛姆雷自1989年開始創作《土地》系列,《亞洲土地》為其中之一件。其他版本的《土地》先後於澳洲、北美和南美、英國、歐洲製成。藝術家每到一地,都會邀請居民以當地特有的陶泥親手捏製泥人。《亞洲土地》是該系列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最具雄心的作品,反映了中國的地廣人多。
展覽同時展出了攝影師張海兒的作品。他在象山村記錄了《亞洲土地》的製作過程,將每位創作者及其製作的泥人配對呈現。照片中的拍攝對象凝神注視鏡頭,讓人不禁想像這些人的個性,以及他們傳遞至作品中的情感和特質。
博物館之夢
誕生於1960年代的概念藝術側重觀念多於物件或圖像。自其誕生之初,「偶然性」和「拾得之物」就在概念藝術的發展中佔重要地位:偶然性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而日常可見的拾得之物,則可透過藝術家的刻意改造而成為藝術品。「博物館之夢」拓展了「拾得之物」的概念,展示藝術家如何以文化為素材來革新傳統。它以馬塞爾‧杜尚、約翰.凱奇、小野洋子、白南準四位先驅藝術家的藝術創作為引首,匯聚來自不同地域和世代的二十七位藝術家,對偶然性與拾得之物進行妙趣橫生的探索。一如這些藝術家,此展覽將這座博物館及其藏品想像成一個寶庫,讓觀眾有機會以嶄新的方式發現世界。
*** *** ***
除主要展廳外,M+將在大樓不同公共空間如M+幕牆、大台階、工作室、天台花園和「潛空間」展出一系列委約作品和展示。
匣子
「匣子」是一個設有40塊移動展板的展覽空間,定期輪流展示逾200件M+藏品,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匯聚作品和觀眾的想法,引發大家的好奇心,貫徹體現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視覺文化豐富多元的特質 。
Young-Hae Chang Heavy Industries
這件氣勢懾人的錄像雕塑,引人深思世上的權力和無端的瘋狂。五個熒幕上連串快速閃過的文字,靈感源於反覆播報的戰爭和社會騷亂新聞。每則故事均喚起令人不安的視覺聯想,並隨着敘事者的轉換而稍有變化。同時,作品觸及人生的不同經歷,從美好、歡慶到苦難,不一而足。反覆吟唱的副歌「噢耶!」似是對逆境人生和人性的簡單肯定。爵士敲擊樂、空靈的唱誦,還有中式弦樂旋律所組成的配樂層層疊疊,令作品泛起更強烈的情感暗湧。
多媒體中心
M+獨有的多媒體中心,集展廳、圖書館及休憩空間於一身,是流動影像作品的殿堂。在觀影間,為觀眾提供超過250部錄像及電影,可以獨自一人或與三五知己一起點播想收看的作品。圖書館珍藏了一系列來自M+藏品的流動影像作品,作品跨越不同種類和年代,包括藝術家的行為藝術、錄像散文、動畫、紀錄片等,及獨家的嘉賓訪談(exclusive guest programmes)和藝術家的幕後訪談。觀眾亦可於放映間搜索指定標題或瀏覽精選節目,探索豐富多元的M+藏品。所有放映節目均以原聲播放,並設有英文、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字幕。
觀眾亦可於互動媒體室中,體驗電子遊戲、虛擬實境及其他數碼藝術。這位於多媒體中心內的空間配有隔音設備,為展示當代數碼藝術的沉浸式和互動式作品而設。
潛空間
潛空間是一個大型而寬敞的展覽空間,沿著地下機場快線鐵路隧道的輪廓挖掘而成。建築師以斜型的天井打通地下樓層和地面,為訪客提供了一個跨越三個樓層的開放區域,並讓其可以從不同視點觀看展示的作品。潛空間裏首個地標裝置動態系列包括丹麥藝術家傅丹(出生於1975年越南)的《我們人民》(2011-2016)和旅法中國藝術家陳箴(1955-2000)的《雙圓桌》。 Sonic Rescue Ropes (2020) by Haegue Yang (出生於1971年南韓)為M+潛空間的特別委約作品,而垂直的光庭連接地庫與地下。Yang的雕塑及裝置作品通常選用經過勞工密集及工藝式製作過程而成的藏品。這次委約作品分成兩個部份,首半部份將於本館開幕時揭幕,後半部份將於2022年春季面世。
M+委約新作:董陽孜
地下大堂空間中的五件大型書法作品是由M+委約董陽孜女士為博物館開幕所創作的,展期為一年。董女士從《易經》選句,其中四句各佔柱子一面,第五句則環繞另一柱,矗立在地下大堂中央,將中國文化經典融入當代的建築空間,為文字欣賞帶來全新的體驗。作品意涵及行楷並用、構圖瀟灑的書法形貌相互呼應,點出《易經》中天、地、人互動的道理,並表現她洞察立身處世之道,與觀者共勉。董女士翻新了書法與傳統和現今的關係,以之作為當代藝術的媒介,強調漢字在中國視覺文化中的地位。
光影銘謝牆
《字質文理》是一幅將文字投影在LED螢幕上的數碼組合作品。受舊式翻頁顯示屏及刻劃在古蹟上的文字觸感所啟發,《字質文理》的設計樸實無華而且永不過時。
一個個支持者的名字投射在其中一根主力柱上,在地下樓層多個角度均清晰可見。主力柱支撐着整座M+大樓,象徵着各界的捐贈和支持是M+持續成功發展的基石。「光影銘謝牆」由深受好評的日本設計師中村勇吾及其Tha Ltd團隊設計。
M+幕牆
面向維多利亞港的M+幕牆,是全球最大型的媒體幕牆之一。高 65 米、寬 110 米,從1.5 公里以外的港島依然清晰可見。 這幅龐大的光影畫布由數千個LED燈管鑲嵌而成,照耀著香港的天際。
M+幕牆展出由不同作品組合而成的影像,為成千上萬的觀眾提供充滿趣味、幽默感、詩意、知性思考和靜觀的時刻。富展演性的影像及參與式的作品透過數碼平台接觸觀眾,而其他作品則以有趣的方式引起觀者思考時間的可塑性,呈現出緩慢與懸疑的、或充滿動感及瘋狂的連串影像。
霓虹招牌:工藝與文化
出現在電影、視覺藝術、文學及其他文化形式中的霓虹招牌,勾勒出香港視覺文化的輪廓。M+從 2013 年開始蒐集街頭的霓虹招牌,不僅為了肯定其文化價值,也致力保存這些漸漸消失於街景中 的具特色物件。「森美餐廳」和「鷄記蔴雀耍樂」是最先進入 M+館藏的兩個招牌。M+在研究 過程中加深了對其設計、字型、技術和工藝的認識。它們從街頭走進博物館的這趟旅程,亦是博物館開展研究本港以至全球各地霓虹招牌保育工作的起點。
納里尼‧馬拉尼:視界流動
納里尼 · 馬拉尼是影像藝術和實驗電影的先驅,亦是今時今日其中一位最享負盛名的跨界別藝術家。她的作品如夢如幻、層次豐富,鋪陳取材自印巴分治後一度淪為難民的個人早期經歷,致力探討戰爭和暴力的影響,以及女性面對的壓迫。馬拉尼創作的動畫、裝置藝術、繪畫和行為藝術,均呈現出個人色彩及普世價值。「視界流動」將呈獻三件主要作品《烏托邦》(1969—1976)、《回憶瘋狂的梅格》(2007—2019)及《你能聽見我嗎?》(2018—2020),展現她在過去50年採用新科技、不斷推陳出新的創作方式。是次展覽聚焦藝術家獨特的敍事方法──其療癒國家分裂帶來的創傷及為社會不公發聲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