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40多年來,香港藝術節引入大量國際級演藝節目,成為城中文化盛事,豐富都市人的藝術生活。藝術節得到不同機構支持和贊助,投入大量資源於藝術推廣及教育工作,使年青一代享受及體驗藝術。以下摘錄各界對香港藝術節的評價:
享譽國際的藝術盛會
《星島日報》 (香港):
「這些年來香港藝術節確曾為不同口味的藝術愛好者,帶來不少多元化的一流演出,豐富了香港人的精神生活和藝術視野。」
《深圳特區報》 (中國):
「在香港這個國際化的大都市裡,藝術節從它的起步開始就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充滿了開放和創新的精神。每年的藝術節上觀眾都能親眼目睹許多世界級熠熠生輝的巨星和團體的演出。」
《我報》(新加坡):
「(香港藝術節)已成為香港以至本區域的一項文化盛事,舉辦藝術節的最初目標是要提高香港在國際藝壇的知名度,同時吸引遊客,數十年來發展為整個社會的一項重要活動,獲得市民、贊助機構和政府的普遍支持,更吸引海外藝術愛好者在這期間紛紛前往香港,參與其盛。」
培育人才及鼓勵新作
《南方都市報》(中國):
「以前香港藝術節對於本土原創作品多以委約的方式創作,而現在,從劇本、演員、演出到後期出版,香港藝術節承擔起了製作的重任…這種深層次的參與,代表了對發展本地藝術的承擔。」
藝評人曲飛:
「…(香港)藝術節今年 (2013) 委約製作了兩個演藝學院編劇碩士的畢業作品,當中冒險精神值得欣賞,既為已有相當經驗的編劇提供一個難得的平台去突破自己,也讓內地來港受專業訓練的學生,可以享有更大自由,有機會把在內地難以發表的作品在香港公演。」
藝評人周凡夫:
「… 新作品在現時香港藝術節的節目中,已擔當起一個頗為重要的地位,特別是戲劇性節目,在經過多年來的幾部優秀作品,既叫好又叫座的情況下,一定的口碑已開始出現,藝術節新戲的名牌效應亦逐漸顯露。此一成果並非一朝一夕便能形成,如果回顧香港藝術節的歷史,便不難發現那可是一個超過二十年的節目策略轉變的過程…」
「加料節目」培育觀眾
藝評人周凡夫:
「『加料節目』既有收費的,但大多數是免費節目,因此可讓各階層的人士都可以參加。此類原是配合藝術節售票節目來安排的活動,經過多年發展,已見出其所發揮的作用,已非僅是可有可無的「附加」性質,這可說是要改變社會藝術土壤很重要且有效的手段。現實一點來看,社會的藝術土壤改變,香港藝術節在行銷上便會容易得多,藝術節的觀眾增加,藝術節的發展才有希望。由此可見,年來香港藝術節投放更多資源在這些對目下票房收益助益有限的「加料節目」上,那可是對未來很重要的投資!」
節目及場地安排有待改善
樂評人周光蓁評論2014年香港藝術節音樂會:
「…倫敦交響樂團也是同樣只此一次的演出。這跟早年樂隊來港演出不同曲目有很大的分別。像1973年倫敦愛樂樂團帶來三個指揮、獨奏家,演出一共十場,讓聽眾可更全面欣賞樂隊處理不同作品的功架,演奏家們亦可以有足夠的時間適應時差、音樂廳音效等,優化演奏。如今只演一場,從排練到演出都容易流於走馬看花,甚至更嚴重的敷衍了事式的商業性演奏… 如果樂團還有第二甚至第三場演出,至少會減低這樣演完就走的心態… 」
「場地安排方面,最值得商榷的,是2010年國際蕭邦鋼琴比賽冠軍亞夫迪娃 (Yulianna Avdeeva) 的獨奏會… 演出場地,是在香港演藝學院前年加建上蓋的演藝劇院。這個像古希臘扇形設計的場館音效極乾,幾乎沒有殘響,絕對不適宜非擴音的演奏。而且其隔音甚差,灣仔海旁馬路的隆隆車聲,在鋼琴彈奏靜音片段時都隱約聽到。因此將這樣一個大家期待的香港首次亮相放在如此糟糕的場地,很是遺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