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七月一日

六月二十五日,我出席了契女李沛妍在科技大學所舉行的粵劇戲服體驗工作坊,以英文為夏季來港的外國交流生作分享。沛妍出生於粵劇世家,自小便在父母的薰陶下對粵劇產生了濃厚興趣。她生於紐約,在美國著名的威爾期利大學畢業後回港,全心投入粵劇藝術。現在她已是粵劇界的新星,除了演出之外,她也進行粵劇英譯的工作。由她向外國人講解粵劇文化確是最適合不過。藝術不分國界,在場的外國學生聽得津津樂道。中國人改編重演外國歌劇可算十分普遍,外國人演出中國戲曲相信也是指日可待。

工作坊結束後,我聯同八和職員、理事及演員參觀位於中環的文化藝術區「大館」。由乘搭中環扶手電梯緩緩而上時,我已被兩旁的海報所吸引,讓我對參觀更加期待。「大館」的前身是舊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有超過百多年的歷史。其中警察總部大樓正在舉行「大館一百面」的展覽,以懷舊作為主題,再現舊中環的生活面貌。除了將警署建築群活化外,還新添了兩棟氣勢非凡的現代建築,用作當代藝術和表演藝術的文化消閒空間。這個新開放的古蹟集古舊與摩登於一身,十分值得參觀;加上它交通方便,我相信它很快便會成為一個熱門的景點。

隔日,是保良局與八和合辦的課程先導小學粵劇匯演,我以理事會主席的身份致辭。過往八和合辦的粵劇課程以中學為主,這是第一次與小學合作。課程以錦泰小學及蕭漢森小學的小三至小六同學為對象,獲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績。觀賞了同學演出的折子戲及粵曲合唱,讓我更有信心進一步在小學推廣粵劇。粵劇是一門精深的藝術,從小培育下一代的良才,能更好地傳承這項寶貴的中國文化。如今粵劇的新血,正在文化承傳的脈搏流動。看着莘莘學子從對粵劇一知半解,走到今天的舞台上展現所學,着實叫人欣喜。

國內樂迷等待已久的50週年演唱會,終於在廣州的中山紀念堂順利舉行。1984年我曾在同一地方,為«詩與歌朗誦晚會»擔任壓軸表演嘉賓;那時中英聯合聲明剛剛進行了草簽,我是第一批到國內登台的香港藝人。1979年的大年初二,香港TVB首次與廣東電視台合辦了第一個中港節目«羊城賀歲合家歡»,我也是其中一位嘉賓。那個年代的廣州剛剛改革開放,還沒有現在這麼繁榮,今天的廣州已經煥然一新。相隔34年,能再踏上這滿載歷史的舊地舉辦我首個國內個人演場會,真的意義重大。

所以一下飛機,我就直奔表演場地進行「踩台」。一邊排練,一邊進行燈光和音效的測試,確保演出萬無一失。感謝家英哥馬不停蹄地由銀川趕來廣州,繼續擔任演唱會嘉賓,為觀眾細說我的人生故事。同時再一次感謝主辦方寰亞娛樂和樂褔文化,贊助方海馬及雅樂居。最後,歌迷們熱烈的掌聲與歡呼是我最好的禮物,也為是次的巡迴演場會劃上完美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