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六月二十三日

這個星期我差不多天天都浸淫在戲曲的藝術世界裡,因為羅家英自編自演的新編粵劇《戰宛城》成為了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文化節目組一年一度籌辦的香港戲曲節開幕表演,所以這幾天我留守在旁,陪伴著他排練,一面觀看,一面學習,這樣吸收粵劇知識真的是大有收獲!原本這套《戰宛城》只編排了3日檔期上演,但由於售票反應十分熱烈,票房大賣,因此再加開一場,最終一連四場全滿,可見粵劇於香港仍極具吸引力。這次《戰宛城》的主要演員除了羅家英外,還有尤聲普、阮兆輝、陳好逑、呂洪廣等多位前輩同台演出,非常難得!還記得從半年前羅家英便開始查看歷史、地理、其他戲曲等資料,把這個傳統的戲曲劇目糅合歷史資料及其他地方戲曲演釋的特色,重新編寫。他以粵劇演員白玉堂的《曹操下宛城》為藍本,加入京戲名家楊小樓、侯喜瑞、于連泉的《戰宛城》部分情節,以及粵劇的唱腔和排場,形成這部長達三小時四十五分鐘,一共七場的大戲。

我認為劇目編寫得十分流暢,而每個行當在劇中亦得到相當不錯的發揮,皆因七場戲內文武兼備,不乏傳統排場,唱、做、唸、打俱備,像要把前輩們一生所學的功力都全力展現出來。《戰宛城》講述曹操其中一場慘烈的戰役,尤聲普飾演的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出兵攻打忠於漢室的宛城,羅家英所飾演的主將張繡聽從阮兆輝演的謀臣賈詡之計,串通陳好逑演的嫂嫂鄒氏色誘曹操,最終令曹操差點葬身此地。記得正式公演那天,不少藝術文化界人士均有出席,如粵劇表演家南鳳、香港話劇團桂冠導演毛俊輝、梁沛錦教授、香港女高音費明儀女士等。當晚一眾前輩拼命演出,剷椅、搖水髮、舞刀弄槍等動作十分到位,體力遠勝年輕演員。這次羅家英繼《李廣王》、《曹操與楊修》、《英雄叛國》後,又一新創作,而我相信他的角色張繡,將會成為他另一個代表作。

這個星期六我出席了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戲曲中心講座系列」第一講,由國家一級京、崑、梆表演藝術家裴豔玲女士與八和副主席粵劇大師阮兆輝先生作為第一講的對談嘉賓。「戲曲中心講座系列」的出現是為配合戲曲中心落成及藝術發展,透過邀請兩岸的戲曲藝術家與本地資深演員對談,藉此推廣現代戲曲知識,整理戲曲發展現狀,一同探討戲曲現時面對的問題。兩位戲劇大師裴豔玲女士與阮兆輝先生繼1998年的「南戲北劇顯光華」同台合演京劇之後,這次眾首交流的題目為《劇種的借鑒與研習》,就不同地方的戲曲藝術如何從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裴豔玲女士為著名戲曲藝術家,文武兼備,不管是唱、做、唸、打,還是京、崑、梆劇演出皆精。她自小跟隨父親學習京劇與崑曲,後來加入河北梆子青年戲團,優秀的演技使她兩次獲國家領導人接見,亦獲中國京劇藝術節「特別榮譽表演獎」、上海國際藝術節「白玉蘭特殊貢獻獎」、中國戲劇梅花獎「梅花大獎」三度梅得主。這次有「國寶」級的演講嘉賓為西九打響頭炮,講座自然佳句連連。像阮兆輝所說的:「以前是師父教徒弟,現在可以說是徒弟教師父。『老師,我明天要起霸,您今天得教我。』有點滑稽。」以及裴艷玲女士:「我覺得藝術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不能為了一時一事作出改變,藝術要超越時代。」講座當日,我亦十分高興看到「影迷公主」陳寶珠女士與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研究中心顧問,名作家小思盧瑋鑾教授出席講座支持。如裴老師所說,戲曲需要有過去的累積,才能有今天的創作,我們必須深知過去,才能做好今天的藝術,而西九接下來辦的戲曲講座亦會秉著同樣信念,讓戲曲愛好者更深入了解粵劇與戲曲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