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十月七日

這個星期對香港來說是悲喜交雜的一週。喜是慶祝國慶六十三週年紀念,悲是十一南丫島海難,兩件事也恰巧發生在同一天,只能慨嘆一聲命運弄人。

十月一日早上,我按照原定計劃到灣仔會展出席升旗儀式。到了晚上,便到紅磡體育館出席國慶六十三週年文藝晚會。在這次文藝晚會中,我們八和會館也派出了十名大老倌,包括尤聲普、王超群、任冰兒、吳美英、李龍、阮兆輝、陳詠儀、新劍郎、謝雪心及羅家英演出了其中一個節目《梨園齊慶賀》。由於這次文藝晚會得到各大電視台現場直播或轉播,因此這次八和的表演除了可以好好慶賀國慶之外,也可以借機會向社會上不同年齡層的朋友推廣一下粵劇這項中國傳統文化,實在有一石二鳥之效。

在這次《梨園齊慶賀》中,我們除了派出十位資深的大老倌演出之外,在劇本上也花了不少功夫。為了這次演出,我們特別撰寫了全新的曲目「賀國慶」,更邀請了八和編劇班的學員梁智仁先生負責歌詞的部分。對梁先生來說,要擔起如此重擔,可算是非常有挑戰性的任務。不過表演過後,觀眾的反應都很好,我也感到非常滿意,証明他的努力也沒有白費。希望往後日子裡,梁先生及編劇班其他學員可以繼續努力,為我們創作出更多出色的粵劇劇本。

當我們在紅館觀賞精彩的國慶表演的同時,在香港的另一面,卻發生了一件沒有人預計得到的海難。一艘載有127人的港燈公司船隻「南丫四號」,晚上由南丫島港燈發電廠出發往中環準備欣賞國慶煙花途中,於南丫島北面與港九小輪公司一艘由中環開往南丫島榕樹灣的雙體快速小輪「海泰號」相撞。「南丫四號」於意外發生後兩分鐘內沉沒,船上所有人墜海。結果事件造成39人罹難,當中30人在現場已證實死亡,9人送院後不治,另外百多人受傷。

這場海難是香港自1971年佛山輪船海難之後,近41年來死亡人數最多的海難事故。因此,不論市民或是傳媒都非常關注這次事故,也透過不同的途徑,向死難者致哀。而特首梁振英更宣佈把10月4日訂為全港哀悼日,並由當天起連續3天將各香港政府建築物的香港區旗下半旗致哀。民政事務總署亦在全港18區設置弔唁冊,不少香港市民也特地到弔唁處對死難者送上最後的祝福。對於這次事件,我也感到非常難過及痛心。令人痛心的是,這次事件並不是不可避免的天災,而是切切實實的人為錯誤。假若駕駛船隻的船長們能夠安份守紀,好好遵守海上的交通規則,即使海上交通再繁忙,這次海難事故相信也是可以避免的。

在這次海難事故當中,值得一讚的是,政府的迅速反應。其實特首梁振英在國慶文藝晚會的途中,已經得悉發生海難。而他亦臨危不亂,中途離場指揮大局。在政府各部門的協調下,香港消防處、香港警務處、政府飛行服務隊、香港聖約翰救傷隊及醫療輔助隊等都派出了大量人員參與救援任務。全有賴這些團隊無私的奉獻,才能夠將海難的傷亡數字減到最低,我們香港人實在十分感謝他們。除了救援工作外,政府亦將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這次事件,找出這次撞船的原因,避免以後再發生同類型事件。

死者已矣,最後希望這次海難的所有死難者都能夠得到安息,而所有失去致親的家屬亦都能振作起來,繼續勇敢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