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一月八日

今天跟大家介紹一位粵劇界大老倌行哥羅行堂,大家對這個名字可能比較陌生,但只要我提起他的藝名,相信沒有多少人會感到陌生,那就是羅家英。

羅家英本名羅行堂,來自粵劇世家,家中叔伯、堂兄弟都是梨園人物,父親羅家權更是「生紂王」,當年一部《肉山藏妲己》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羅家英自幼耳濡目染,六歲便開始學戲,八歲踏足舞台,先後師承粉菊花、呂國銓、劉洵、李萬春等名師,由堂旦、手下、拉扯等閒角,最終在啟德遊樂場首度當上文武生,一九七三年與李寶瑩等組成英華年劇團,一部《蟠龍令》,成名星馬。

一月四日至一月八日,羅家英在香港文化中心舉行一連五天六場戲寶演出,作為加入梨園五十年的一個回顧。不過踏上台板半世紀,創作、演出的劇目過百部,要真正精選出自己的戲寶又談何容易?為此羅家英可說費煞思量,我建議把五十年劇藝生涯分為五個階段,從中再選,結果就得出成名作《蟠龍令》、親自改編的《英雄叛國》、代表作《關公釋刁嬋‧古城會》、當年大群英劇團的新編之作《南宋鴛鴦鏡》、福陞粵劇團得意之作《糟糠情》,最後就是第一部與我合作的作品《穆桂英大破洪州》。

當年我跟羅家英的認識,其實就緣於他對粵劇一腔的熱火。八十年代中期,羅家英在組班開戲上並不如意,正巧我亦遇上相類問題,羅家英聽聞我對粵劇的興趣,便積極找朋友跟我聯絡,當時我答應與他演出,不過有一個條件:隨後一年他不得公開演出,要與我積極練功和學習。現在想來,對手停口停的演員來說,這要求並不容易,當時羅家英的應允,足見他對粵劇藝術的熱誠和要求。一九八八年,我和他正式在利舞臺演出十天十二場《穆桂英大破洪州》,其後組成福陞粵劇團,至今轉眼十八年,今天晚上再次演來,別有一番感覺。

我敬佩羅家英的熱誠、風範,更欣賞他的創新。當年他與李寶瑩合唱的《白蛇傳之斷橋》(現被稱為「大斷橋」),開創了與中樂團合作的戲曲演唱會;走進聖心中學及多個團體,成為教授兒童粵劇的先驅;劇作上引入莎士比亞名著《馬克白》和《李爾王》,改編成《英雄叛國》和《李廣王》,台前幕後,都開拓出自己的風格。

一般觀眾對羅家英的認識,都始於周星馳電影《西遊記》,近年羅家英的確較專注於電視和電影發展,不過我得強調,粵劇與行哥的結緣已經超過五十年,早在大家認識羅家英以前,粵劇界的人都已經認得行哥。羅行堂的名字,就是要行為堂堂正正的意思,羅家英正是這樣一個人,在電影、電視裡,也許大家覺得他詼諧幽默,但認識他的朋友,都知道他骨子裡是一個低調的人,這次掛名戲寶演出,他最初也是推搪的,幸好李奇峰近年回港大力支持粵劇,亦大力提點這位師弟,加上我確實覺得,行哥再怎麼樣,都不應該捨棄粵劇作為正職,而且白白錯過機會,不推出自己的戲寶,實在難免可惜,總算促成了這次演出。

經過電影電視的洗禮,我們都可以看到羅家英把粵劇又帶到一個新層次,以往公式化的做手功架,現在融入了更多情感的演繹,在《德齡與慈禧》之中,不論劇本編排、舞台效果、情感演繹,我都可以感受到羅家英在粵劇上的又一番突破。

場刊之上,羅家英說當年父親在他的學生手冊家長職業一欄填上「優界」,而他一生就以優界為職業,以優界為榮,我亦衷心為優界能有一個「行哥」而引以為榮,期盼行哥以後為粵劇帶來更多突破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