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十月十六日

在香港,談到愛國愛港,很多人都可以慷慨陳辭,但若說到民族是甚麼,大家心裡似乎會有某根線在牽動,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中國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包括佔絕大多數(包括我在內)的漢族,在悠長的歷史中,各個民族的智慧、藝術、文化、生活、語言,構成了今天的大版圖。

可是在全球一體化的巨輪之下,許多我們本身的民族藝術和文化都漸漸被遺忘,甚至消失,每一次看到這樣的故事,我心裡都是無限婉惜,得知有民族藝術大型活動舉行時,我心裡由衷支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文化部)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事務局主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承辦的大型文化活動──「根與魂‧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連續兩天舉行,星期三晚我便特別捧場,藉此謝謝當晚十個項目的表演嘉賓,送上了連場充滿感動的藝術展演。

近年,內地和香港都大力推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中國目前共有二十八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一項就是由粵、港、澳三地共同申報的粵劇項目,當晚羅家英就演出了一場折子戲《困谷》,以現在較少見的古腔,展現粵劇的魅力,反映廣東民間說唱、戲曲的藝術精華。

當晚其他演出還包括南音《秋奏神弦》(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古琴藝術《流水》(古琴早於漢代已發展完備)、中國朝鮮族農樂舞《豐收樂》(融音樂、舞蹈、演唱為一體的綜合性民族民間藝術)、瑪納斯《英雄瑪納斯》、《我們愛唱瑪納斯》(柯爾克孜族的英雄史詩)、彝族海菜腔《金鳥銀鳥飛起來》、《酒歌》(集獨唱、對唱、領唱、齊唱、合唱等形式於一體的大型聲樂套曲)、侗族大歌《蟬之歌》(無伴奏、無指揮的侗族民間多聲部民歌)、中國朝鮮族長鼓舞《長鼓舞》(集演奏、演唱、舞蹈於一體)、蒙古族長調民歌、中國蒙古族呼麥《遼闊的草原》、《褐色的雄鷹》(以「諾古拉」波折音或裝飾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華彩唱法最具特色)等等。

每一場演出都或多或少帶出該民族本身的文化或歷史,或悠揚,或雄壯,可能那是一個採茶民族,又或許那是一個捕獵民族,我並不清楚,但是從他們的歌聲和舞蹈中,我總可以捕風捉影,然後眼前就會自然出現一些廣闊開明的畫面。

我印象最深刻的,可說是侗族大歌的表演。無伴奏合唱(acapella)近年才在音樂界興起,但原來在中國某一個地方,一個少數民族在很多很多年之前,就已經以這種表演方式為樂,他們毋須樂器、毋須背景聲帶,拍子就在各人心間,旋律就自然在各人口中和唱而出,合組成一曲美妙的樂章,那一種純人聲的唱頌,我相信只要聽過,大家都一定會被感動。

我對少數民族的理解也只能說是皮毛,不過藝術無分界限,這也就是為甚麼聯合國和國家都那麼重視我們的文化,視之為必須保護的遺產,而在那一晚,我深信我確實走過了許多民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