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九月十八日

二零一一年八月二十二日下午三時二十六分,一代老倌梁漢威逝世,享年六十七歲,九月十四日設靈,梨園、劇界、藝壇一同叩泣送別。

威哥生於越南,長於香港,小學三年級輟學後便一直跟隨父親,亦即五六十年代著名電影美術廣告設計師梁君顯,在片場協助佈景美術工作,奠下了穩固的美術設計基礎,加上當時粵劇戲曲電影盛行,亦成為了威哥投身梨園的契機。十三歲起,威哥終於正式學習粵劇,先隨大姊入讀「藝林粵劇學院」學習基本功,之後跟隨鄧肖蘭芳學習,拜容章業及黎亨為師,學習掌板,亦曾隨胡培德習琵琶,涉獵粵劇台前幕後各範疇,粵劇「全面手」就由年輕時的勤奮好學而起。

六十年代中期,威哥事業開始穩步上揚,先後追隨新馬師曾、梁醒波、陳錦棠、鳳凰女、鄧碧雲、石燕子等多位前輩名伶演出,至一九六九年應邀參演雛鳳鳴新劇《辭郎州》,受任白嚴謹作風影響,踏上改革粵劇的先行道路,對粵劇的創新與嘗試自此不曾間斷,例如大膽把西方樂理引入粵劇撰曲之中,創作灌錄多首膾炙人口作品,包括《秦淮冷月葬花魁》、《孝莊皇后之密誓》、《情諫》等等,為威哥於不久前贏得二零一一年粵曲藝術音樂組最受歡迎音像大獎;而威哥後來涉獵各種戲劇的多番嘗試,其實或多或少都與威哥的粵劇改革理念有關。

七十年代,威哥的粵劇事業踏入全盛時期,不單長駐啟德遊樂場粵劇團,亦經常於星馬巡迴演出,奠定文武生地位,可惜七十年代中期粵劇開始式微,威哥轉而投身電視行業,《三國春秋》、《劍仙李白》、《武俠帝女花》、《秦始皇》、《鱷魚淚》等等多部電視劇不僅令威哥深入另一群觀眾心中,同時讓威哥吸收了不少電視編導及演出技巧。一九九七年,威哥踏上舞台劇台板,先後參與演出及製作《南海十三郎》、《始皇最後的日子》、《劍雪浮生》、《薛覺先戲劇人生》等等,最後把粵劇與舞台劇融匯貫通,在舞台劇界上演創新戲曲音樂劇《珍珠衫》、《風流夢──小明星傳奇》、《好姐賣粉果》等,又在粵劇戲台上引入舞台劇元素,孕育出《刺秦》、《虎符》、《淝水之戰》、《熙寧變法》等一系列作品。

由台前演出,到台後美術、音樂、創作,都可以看到威哥的風彩,而最難能可貴的是,威哥身體力行,大力扶掖後進,參與創辦八和粵劇學院,又一手成立漢風粵劇研究院,培育粵劇專才。

逾半世紀的藝術人生,威哥一路走來,成就和貢獻有目共睹,一生中獎項、榮譽無數,包括一九九九年獲邀為香港中文大學駐校藝術家;一九九九年憑舞台劇《始皇最後的日子》獲最佳原創音樂;二零零零年憑舞台劇《劍雪浮生》獲最佳男配角、香港藝術發展局頒授戲曲藝術成就獎;二零零三年獲香港舞台劇界專業精神獎;二零零六年獲香港政府頒授榮譽勳章等。

一九七零年起,威哥出任香港八和會館理事,歷任多屆理事和副主席,早聞威哥的全面才華,共事期間威哥對粵劇的種種看法,確實令我獲益良多,無奈我有幸與威哥在台下合作,遺憾卻未能一起踏上戲台。在我個人演唱會上合唱的一曲,就成了我與威哥同台演出的唯一一次。

威哥桃李滿門,獲許多梨園後輩奉為良師,而獲威哥教誨和影響至深的,相信是威哥兩名愛兒梁煒康和梁偉業。幼子梁偉業得威哥音樂才華,精通音律,而長子梁煒康更是粵劇界翹楚,在梨園早已獨當一面,在兩個孩子為父親深感自豪同時,相信威哥亦以兩子為榮。

威哥的離去,無疑是粵劇界極大的損失,但同時威哥遺下的諸多作品、理念,都是我們極珍貴的寶藏,我們會好好珍惜,威哥發揚與傳承粵劇的使命和夢想,我們和威哥的兒子會一起堅持,還請威哥在天國勿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