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八月二十八日

為了月中的《德齡與慈禧》演出,我閉關了好一段時間,好不容易終於出關了,我卻是前所未有地累,加上天氣悶焗的關係,根本不想動,所以大部分時間還是留在家中休息,對一眾親朋友好友真是抱歉了,因為對他們而言,我就像失蹤了好一段時間。不過這星期我正式宣佈破關了,也藉生日之機跟各位老友聚一聚,感謝大家還沒忘記八月二十八日是我這個失蹤人口的生日。

其實慶生只是藉口,午餐、晚餐、下午茶都約滿了,主要還是希望朋友間聯繫一下,雖然是這麼想,但各位朋友願意為我慶祝,送上祝福,我當然是感動的。感謝何韻詩的high tea,在這兒也預祝勢如破竹、二十場大爆滿的舞台劇《賈寶玉》成功,還要謝謝好鄰居李克勤一家送上的鮮花、新劇《荃加福祿壽》宣傳部同事送上的紅豆蛋糕、好友Loretta、Lanzy、Margaret的飯局,更要特別謝謝潘宗明一家送上的心意,潘太太親手製作的日本手工麵粉擺飾我非常喜歡,設計、搓麵、上色都相當花功夫、考精神,歷時三個月完成的大作就只為賀我牛一,那當中的巧手和心思珍貴無比,如此厚禮,我確實深深感動。

到了生日,除了切蛋糕、收禮物,還少不得的,就是有人問:生日願望是甚麼?其實有一個願望我早盼了多年,就是粵劇界人才輩出,蓬勃發展,相信也是許多粵劇愛好者的願望。

星期四粵劇界便舉行了一場令人振奮的盛事,八和粵劇學院學員梁心怡正式拜入尹飛燕門下。其實近年香港八和會館深切明白到人才培育的重要性,積極開班,吸納十八歲以下的年輕學員,當中不乏可造之才。梁心怡就在尹飛燕所教班級之中,非常敬佩燕姐,加上有熱愛粵劇的媽媽支持,又得燕姐賞識和認同,終促成了這段師徒良緣。

粵劇界確實求才若渴,看到年輕一代投身梨園,無疑是令人振奮的,但更值得高興的是燕姐等一班粵劇界中堅分子願意擔起薪火相傳的任務,對新一代傾囊相授,畢竟梨園未來靠一班新力軍,但一班新力軍靠的還是一班經驗功架十足的前輩。

前輩是粵劇界重要的財產,星期一卻傳來一個惡耗,粵劇界痛失一名良才,威哥梁漢威八月二十二日因病去世,終年六十七歲。梁漢威十三歲習粵曲,畢生貢獻梨園,由台前演出工作到後台劇本、佈景、音樂藝術等創作都備受讚賞,是難能可貴的全方位粵劇藝人,更曾經把粵劇帶到舞台劇範疇,與高志森合作過《劍雪浮生》、《始皇最後的日子》等大獲好評的劇目,把粵劇推廣給不同的觀眾;更難得的是,威哥早已明白薪火相傳的重要性,創辦漢風粵劇研究院,親自執教部分班級,至今桃李滿門,而令威哥最欣慰的一株桃李,應該是他的長子梁煒康,亦即現在粵劇界炙手可熱的舞台監督之一。

梨園得了一名良才,失了一員猛將,一來一往,但失去的遠不只是一個老倌罷了,威哥的藝術成就、教學熱誠,可以影響多少人、帶領多少人才?對於威哥的離去,我萬分痛心婉惜。

梨園之中,現在紅伶老倌仍然比比皆是,但想要看到梨園人才輩出,也許還需要一點時間,需要一點努力,但我相信梨園蓬勃並不是難事,因為願意教的前輩有很多,願意學的年輕學生也是意想不到的多,威哥遺下的薪火相傳藝術使命,我們會繼續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