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八月十四日

《德齡與慈禧》三度公演,今天三度圓滿落幕,整體而言,我對這次的演出相當滿意,主要是台前幕後經多次合作,早有默契,再踏台板時,一切順暢而舒服;各位演員之間交流多了,對角色、對彼此了解又更深一層,人物演來更豐富;五月在澳門演出又給了我們一次很好的預演機會,結果可說是大家都發揮了水準,兩位新人更是喜見進步,演出越來越好,我也很高興德齡一直向前的同時,我這位慈禧也是有所長進的。

轉眼三度公演了,不知道《德齡與慈禧》在大家眼中還算不算新戲呢?不過即使不是新戲了,我還是希望每次演出,不論台前幕後還是觀眾,都可以找到新鮮感,而戲班劇團演出時最常遇到的變化,就是場地。

不論觀眾還是戲班,許多人都知道場地對一台戲而言是關鍵因素,因為場地不單規範了演出空間、設施佈置、觀眾人數,對演出效果有直接而重大的影響,而場地位置、交通配套、售票點等更加是票房成敗的關鍵。

這次《德齡與慈禧》移師港島區,在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公演。先說場地本身,雖然從來沒試過有戲班在這兒演出,我們算是開荒牛,但我不得不說這個劇院其實很適合演大戲,地方夠寬敞,連觀眾座位的間隔都比一般劇場鬆動,坐起來一點不會侷促,更設有輪椅位,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分三層的觀眾席太高,不過倒也讓我想起了早年的利舞台。

劇院本身是不錯,可是對粵劇而言卻始終未算理想場地。主流大戲觀眾有一定年紀,香港演藝學院對他們而言是陌生的地方,而且並不鄰近港鐵站,要他們到這兒有一定難度,而最嚴重的問題還是售票點。香港演藝學院採用快達票,並不是大家熟悉城市電腦售票網,售票點包括通利琴行、藝穗會、九展等等,當然是有一定覆蓋度,但對傳統粵劇觀眾而言,那些都是「奇怪」而「特殊」的地方,不是他們平日會接觸的,所以這次公開發售早段銷情不及之前兩次理想,門票火速銷售的情況沒有出現,反而是我出現了火燎心的焦急,公關和推廣方面只能加把勁,投入的宣傳成本和時間都大大超出之前兩次。

不單宣傳成本增加,場地支出這次也是大幅攀升。雖然政府場地競爭大,但無可否認始終租金廉宜,而且非牟利團體還有額外優惠,這些都不是私人或其他團體營運的場所能比擬的,所以選擇香港演藝學院作為這次演出場地,本身就已經令我們的製作成本百上加斤。

不過無論如何也是算是一次新嘗試吧,場地不迎合傳統觀眾,從另一方面看,也有助我們開拓新的粵劇市場,可能香港演藝學員是年輕人聚集的地方,所以這次演出多了很多年輕觀眾,情況星期期日日場尤其明顯。而除了年輕觀眾外,較年長的觀眾對這個場地反應倒也不是太差,我就偷聽到其中一個婆婆對另一個婆婆說這兒地方不同,叫她不要「大鄉里」失禮人,我想這當中或多或少都有對新鮮場地的一種雀躍和興奮在內。

其實說到底,新光戲院對粵劇界是重要的,但我們始終不能守著幾次表明「去意已決」的新光一輩子,最切實的做法只好在有能力時多作嘗試和開拓,同時盼望西九的粵劇場地早日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