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十二月十九日

太平清醮,是道教一個傳統儀式,亦是一民間習俗,是村民酬謝神恩、祈求國泰民安的盛大儀式,又以依賴漁業和農業為生的村民最為著重。在香港,提起太平清醮,大家多會聯想起長洲的飄色和搶包山,不過其實香港不少鄉村至今仍保留定期打醮的習俗,而最普遍的太平清醮儀式既非飄色亦非包山,而是神功戲。每逢到了打醮期間,鄉村裡都會搭上大戲棚,村民酬神謝恩,還有各種攤檔售賣吉祥辟邪物品或小吃等等,場面好不熱鬧,而這星期我便與泰亨村的居民一起經歷他們五年一度的打醮盛會。

其實今年已經是我第三度為泰亨村演出神功戲,還記得第一次拍檔的文武生是衛駿英,第二次是李龍,而今年第三度演出的拍檔便是羅家英。轉眼十年,香港在演變,粵劇在演變,我們一班演員都在演變,神功戲的變化其實更不少。

香港至今每年仍然有約一百天有神功戲上演,數字聽來是挺驕人的,而且到了農曆三月廿三天后誕,神功戲更是在全港、甚至澳門各地鑼鼓喧天。

表面看來神功戲仍然盛行而且風光,不過我們戲行內的人都知道神功戲其實已大不如前。香港地小人多,政府換地加地產商發展的結果,許多鄉村的居民不再是經常要看天做人的農民或漁民,變成來自四面八方的城市人,不用祈求風調雨順,打醮的動機小了,又不一定懂得看戲,湊錢開戲的意願也小。以前醮會的神功戲預算大約是五十萬元,現在卻大多只有三十五至四十萬元,論規模與早年自然不能同日而語,而以往許多鄉村年年舉行的太平清醮,如今都變了隔幾年再舉行一次,就像我們這次演出的泰亨村神功戲就變了五年一度。

雖然如此,這五年一度的神功戲在泰亨村依然是一項極大的盛事,戲棚搭得一絲不苟,非常認真,場內還可以容納約一千個觀眾,單是這一個臨時戲棚的搭建已經要好幾十萬元。六天的神功戲把原本已經在城市各有各忙的村民都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特別是正誕當天,不論多忙,大家都會回到村裡舉行儀式,還隆而重之地請來各區鄉事委員會主席等等,一場太平清醮的凝聚力量在此可見一斑。

村民、鄉委會都齊聚戲棚,欣賞他們極為重視的神功戲,我們台前幕後當然都要嚴陣以待,事前都認真排練過,不過畢竟六天七場的神功戲對我來說是體力和記性大考驗,小錯漏在所難免,而且我們演出的時候適逢冷鋒襲港,氣溫急降,在自九九年來的最低溫之夜,我們在台上演出時,每次開口都有熱氣呵出,也算是我在演出粵劇上面對的一個新挑戰,不過托賴,一切最後都順利完成。

昨夜最後一場神功戲圓滿落幕,我自己覺得這次的挑戰我算是滿意過關了,而且不單自己又克服了一次考驗,我還很高興可以看到許多粵劇新秀一起參加神功戲演出。其實要加入戲行,神功戲是很重要的一環,而且粵劇有些劇目只在神功戲演出,這一次泰亨村的太平清醮,便為香港演藝學院一班學生,還有演出過《德齡與慈禧》的李沛妍、謝曉瑩等新秀提供了很好的訓練,我也衷心希望他們可以多爭取各種不同機會演出,早日成為獨當一面的演員。

神功戲的演出暫時告一段落,六天七場說辛苦嗎?確實是挺辛苦的,不過完成之後這一份滿足感卻比甚麼都大,希望以後還會有機會在神功戲的舞台上看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