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十一月十六日

第五屆羊城粵劇節十一月十日至十六日,在廣州市二十多個場所隆重舉行,一共吸引八十五個海內外社團參加,而主辦單位亦一早邀請香港團體參與這次粵劇節,香港八和會館當然也不會錯過與海內外頂級劇團交流,推廣粵劇的好機會。

廣州佛山是粵劇發源地,當地政府一直十分注重粵劇發展,前市長黎子流更是當中表表者,在任期間已積極推動粵劇發展,現更擔任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會長,四出籌募經費,大力支持舉辦羊城粵劇節及各種推廣活動,努力保留傳統粵劇藝術。

既是為保留和振興傳統粵劇藝術,香港八和會館也精心挑選了一部傳統戲《斬二王》。傳統粵劇有別於近半世紀的粵劇,應有一百年以上的歷史,可謂是粵劇的根,最原始的粵劇。可惜文革以後,內地能夠看到傳統戲的地方可謂廖廖無幾,而傳統戲亦大多失傳,相信《斬二王》(又名《醉斬平西王》)或許是僅存的一部。當然,仍有一些短的排場戲,一小段一小段,是粵劇的基本藝術元素,當今粵劇也是由此演變而成。

現在能夠上演和看到《斬二王》這種大排場戲的地方已經不多,這次藉羊城粵劇節的機會,希望為各位觀眾上演一台好戲,也讓各位老倌紅伶過過戲癮。

相傳廣東粵戲早期流行自乾隆以來全國通用的「江湖十八本」,同治年間八和會館初建,戲行又流行「大排場十八本」,均為早期「腳色」(即行當角色)的「私伙」首本戲,《斬二王》便是其中之一。

原為清代「大排場十八本」中的《斬二王》,是廣東早期著名的古腔粵劇之一。清代粵戲唱腔源自湖北漢劇及湖南祁陽戲的「皮黃」唱腔,粵戲稱為「梆黃」(即梆子與二黃)。早期粵戲藝人以中州音「官話」沿唱外江「梆黃」,又用早期廣東「古樂」五架頭(即二弦、提琴、三弦、月琴、鼓竹)拍和伴奏,此種古老腔調的粵劇,可稱為「古腔粵劇」。

看來要欣賞這一部大排場傳統戲《斬二王》真的並不容易,粵劇用語本已非現今操白話的人所能輕易瞭解,用上「古腔」便更難明白了,而且傳統戲佈景簡單,不會有華麗的舞台,能否理解和置身戲中場景,全憑演員功架和觀眾想像,當然背景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

明知道晦澀難懂,為甚麼還要選這一劇目演出呢?台前幕後為這部戲花的功夫、資料搜集與鑽研真的不少,結果觀眾卻未必看得懂,想來是有點吃力不討好,不過就像之前說過的,能夠演出大排場傳統戲的機會已經不多,而且《斬二王》幾近囊括了所有最值得學習的排場,本著推廣和保留傳統粵劇藝術的目的,我認為《斬二王》絕對是值得與觀眾分享的劇目,而且有一演再演的價值。

而且,倒也不能說沒有觀眾懂得欣賞《斬二王》,其實廣州的情況也就像香港吧。年輕一輩的觀眾說看不懂,年長一點的觀眾都說看到了一台好戲。

為了振興粵劇,我們全心全意把最好的帶給大家,這次一行六七十人,也是精良盡出,像台前有李龍、龍貫天、新劍郎、羅家英、王超群、陳詠儀、尤聲普、廖國森、阮兆輝、黎耀威、梁煒康、鄭詠梅等,幕後還有葉紹德、高潤權、高潤鴻等等,大家都希望用心演出這一台戲,這次還多得香港粵劇發展基金資助部分團費。

當然這次除了《斬二王》,確實還有很多好戲上演,我也希望香港能夠有機會舉辦一個類似的活動,把連場好戲都搬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