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四月六日

過去一星期,當然仍舊忙於新劇拍攝,而除了拍劇外,這星期我還完成了一項工作,就是為《合哂合尺》最後一集旁述配音。

《合哂合尺》可謂近年難得一見而又製作認真的戲曲推廣節目。為了這節目,TVB花了三年時間籌備,走訪廣州、香港,搜集資料,訪問許多著名戲劇老倌,包括羅品超、紅線女等等,闡述戲曲歷史,由紅船、神功戲說起,再淺談丑生、武生等分別,深入淺出介紹戲曲技藝,就像為初接觸戲曲的朋友提供寶貴的入門課程。

多年來,我一直努力向TVB爭取製作戲曲節目,本身亦為戲曲迷的總經理陳志雲上任後,TVB終於同意製作戲曲節目,我可謂得償所願,對於為節目進行旁述錄音的工作,我當然感到格外欣喜,對這份工作,我更是全情投入。

《合哂合尺》製作嚴謹認真,對於TVB推出這樣一個節目,廣大粵劇愛好者都是讚賞和欣喜的,而身兼香港八和會館主席的我,當然更是感到高興。TVB是香港極具收視保證的電視台,收看人數時刻以百萬計,試問還有甚麼能比在TVB廣播達到更好的推廣和宣傳效果呢?

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一向對粵劇缺乏興趣,聽到一場表演動輒達四小時便怕怕,不過電視這個媒體倒是他們經常接觸的,《合哂合尺》以淺顯易明的方法,配合優質高清製作,加上絢麗奪目的粵劇場景,營造上佳的視覺效果,成功吸引年輕人的注目,慢慢引導他們認真欣賞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表演藝術。而在看到各界的迴響後,可以說《合哂合尺》在推廣粵劇方面確實產生了令人喜出望外的效果。

說到粵劇這門中國傳統藝術,真的不得不提女姐紅線女。女姐縱橫戲壇數十年,在戲劇界的地位備受肯定,早年在香港參演多部經典電影和粵劇演出,如《關漢卿》、《搜書院》、《沙家浜》、《李香君》等等,及後受前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邀請,毅然回到內地繼續發展粵劇和政治事業,在華人世界大放異采。現在女姐雖已退休,極少參與演出,但仍然致力推動中國傳統戲劇藝術,近年更參與製作世上第一部粵劇動畫《公主刁蠻駙馬驕》。《公主刁蠻駙馬驕》也是女姐其中一部代表作,這次女姐親自為動畫配音,再次為刁蠻公主進行聲音演繹,實在難能可貴,為了粵劇退而不休,女姐為粵劇藝術作出的貢獻,確實不得不讓人佩服。

女姐在粵劇藝術界地位超然,二零零五年香港浸會大學特別向女姐頒發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廣州市政府更特別為女姐在珠江新城投資興建紅線女藝術中心,足見女姐在粵劇藝術上的成就,也反映了內地政府對傳統戲劇藝術的重視。

的確,粵劇在內地的發展與推廣,確實可說是比香港好吧。粵劇在香港顯著式微時,在內地卻大放異采,不斷發展,吸納許多不同元素,像女姐便嘗試改編《蝴蝶夫人》和莎翁名著作爲粵劇素材,更在傳統旦角的基礎上,融入京腔、昆腔及西洋美聲技法,創造出著名的粵劇唱腔「紅腔」,使粵劇旦角唱腔發展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對比起來,香港與內地的粵劇發展確是大有分別,不過也可以說各有優勢吧。內地粵劇經歷十年文革,受到樣板戲的影響,後來再度蓬勃發展,並大量吸納各種元素,粵劇藝術可謂與時並進,產生了一定的變化,為粵劇增添了新生命。不過,香港粵劇界雖然不如內地般不斷為觀眾帶來新驚喜,也可謂名人輩出,例如新馬司曾、任劍輝、白雪仙、芳艷芬、梁醒波、靚次伯、羅家英、阮兆輝、何非凡、麥炳榮、白玉堂等等,都是香港粵劇界代代相傳的老倌,十分堅持和注重粵劇藝術的傳統,為觀眾帶來許多難忘演出。所以要看現代粵劇,首選當然是內地,不過要看正宗粵劇,似乎還是到香港好。

另一方面,內地亦相當注重粵劇藝術的人才培訓,提供各種粵劇培訓課程,讓大家在投身粵劇藝術前先打好基本功。反觀香港開辦這類課程的機構則少之又少,有意進軍粵劇界的人,往往只能邊做邊學,甚至難以找到入行的途徑。想來內地與香港如果能在人才培訓等方面增加交流和合作,粵劇藝術定必可以有更好發展。

然而,話說回來,眼前粵劇在香港的推動,仍是一項漫長的工作,《合哂合尺》是一個很好的嘗試,我也衷心希望未來會有更多推動粵劇的活動出現,讓更多人瞭解這門中國傳統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