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六月三日

兒童節起源於一九二五年八月,西半球五十四個國家在瑞士的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藉此檢討有關兒童教養的問題,結果各國出席的代錶為了促進有關工作,聯合曏全世界各國發出呼籲,要求他們給予孩子們愛護和救濟,使之獲得健全的思想和精神,各國同時一致響應,及加強推行及提倡兒童福利與保障權益,並規定一天為兒童節,由於各國對兒童節的規定並不一致,因此,兒童節舉行的日期也有先後不同的差別。其後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九四二年六月,德國法西斯槍殺捷克利迪策村十六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九十名兒童押往集中營,為保障全世界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以及反對戰爭虐殺和毒害兒童,於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召開執委會,決以每年六月一日訂為「國際兒童節」,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指定六月一日為中國兒童節日,廢除舊有四月四日的兒童節。

說回今天,在今年的國際兒童節,在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等國內的一些電視台,都有為當日的主題安排了一系列的特備節目,當中有適合一家人收看的錶演、心理專家剖析兒童成長狀況、及親子關係活動等等的節目,從中喚醒大眾,身為家長要如何面對孩子們的成長問題。

反觀香港,無論是四月四日還是六月一日的兒童節,都未有廣泛配合,為兒童及家長而製作有關的專題特輯,到底是否因為兒童在香港的傳播媒介並沒有肯定的商業價值呢?為何會有這樣的見解,其實論述兒童問題的節目不曾沒有,好像虐兒、學童自殺、親子溝通等等的專訪,但一切都只是當問題發生了,傳媒廣泛報導,繼而電台彧電視台就會邀請一些社工、心理學家或有關人士接受訪問,指導我們如何面對同類的事情發生。

其實一句老生常談的說話:「預防勝於治療」,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在問題尚未出現之前,便推出一些有關的節目或宣傳,雖然我們現在看見的小朋友並不是社會的經濟來源,但大家都不要忘記他們將會是明天社會國家的主要棟樑。

其次,我亦同時希望帶出另一個我感到疑惑,亦是更為重要的問題,國內的電視節目訪問了一些生於一胎人口生育政策下的小朋友,而當中佔大多數小孩的兒童節願望都是:「我希望爸爸媽媽在這一天帶我出外遊玩嬉戲」,他們這一句說話背後的原因並不是貧窮,亦都不是父母忙於工作,是因為缺乏兄弟姐妹的關係,理所當然他們便成為父母的唯一期望,而最終結果就是要埋首溫習功課和參與補習班,假日空閒的時候就要學習琴、棋、書、畫,從多方面自我增值,為未來投身社會的競爭而作出準備。

這一段解說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大概已經是耳熟能詳,因為早在香港十多年前已經是面對同一個狀況,獨生子女越來越普遍,部份更形成孤僻的性格,而兒童承受的壓力亦不較成年人為之輕,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很普遍地在三歲入讀幼稚園前就要參與一些學前嬰幼課程,繼而展開十多年的艱苦學習生涯,童年就已經不再是在一遍歡欣的愉快環境下渡過,試問三歲不足的嬰孩,不應該是留在父母的身邊嗎?路還未走得好,說話亦未說得清楚,他們確實需要這些嬰幼課程嗎?

過早迫使兒童接觸外界,壓力過於他們所能承擔等等的因素,都會造成兒童及後成長的很多問題,例如行為偏差、焦慮、憂鬱等等,精神分析學始祖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認為,每個人的行為人格都會受到童年時期的生活經驗之沈澱物所影響。縱使現今一代的小朋友享有豐富的生活資源,例如電腦、手機等等的電子科技,但一些傳統的玩意手作已經被遺忘的同時,對於他們來說,更需要的是到外走一趟,擁抱應有的自由。

現在國內的兒童開始與香港十多年來的小朋友走曏相同的道路,為何我們不可以學習歐美等地區,使用啟發性的學習思維,培養小朋友的嗜好及興趣,沒有過份的強迫,小孩能夠渡過一個歡樂的童年之外,教育水平亦不受影響,經濟也依舊是蓬勃地發展。

到最後,嘗試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會認為山區貧窮的孩子比較快樂,還是身處石屎森林的富裕小朋友較為幸福呢?如果富裕是現今兒童唯一擁有的有利條件,而大家又不能立即回答富裕的兒童就是快樂,我們是否要為現今或將來的兒童幸福重新定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