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週記

五月二十七日

「懷緬過去常陶醉,一半樂事,一半令人流淚」,轉瞬間,已經從事演藝事業將近四十個年頭,對於我來說,在苦樂參半的經歷當中,現在回想起,雖則悲喜交集,但我總想信是精彩、是喜悅、是樂多於苦。

在四月份,有幸參與拍攝「東方之珠」一劇,背景為六、七十年代,講述關菊英、方伊琪及我在上海時是歌舞團的三朵金花,其後遷移到香港,因為已經不再是當紅歌女,所以關菊英就只好當老師教別人唱歌,方伊琪就最幸運,嫁給「東方之珠」歌舞團的老闆石修,繼而成為老闆娘。而我就轉為幕後工作,成為歌舞團的班主,佘詩曼後來更成為我的徒弟。不過我所飾演的並不是知名歌舞團的大班主,因此亦都是收入微薄,又要籌錢尋回失去的兒子郭晉安,因此唯有在飯店、大笪地、樂場、夜總會、歌廳等唱歌,亦由於這個原因,給別人看破我尋親心切的弱點,所以經常給他人欺騙,也形成我在這套劇裡視錢如命的性格。

其實當年的香港,粵語流行曲並不普遍,紅霸歌壇的是一眾國語歌手,例如張帝、鄧麗君、姚蘇蓉、青山、尤雅、謝雷、鮑立、林沖等等都深受香港樂迷的擁戴,郭晉安在劇中就會演繹一位青春歌手,而當中的國語歌,「說不出的快活」、「卡門」、「高山青」、「往事只能回味」、「夜來香」、「尋夢園」等等,到現時仍然值得大家再三回味,也是我初入行時所學唱的經典歌曲,今次亦有安排在「東方之珠」裡演唱,更邀請周啟生為這套劇多寫三首歌曲。

再者,英文歌亦都是歌壇在六、七年代的主流音樂,仙杜拉及阿美娜的筷子姐妹花就經常翻唱外國的英文歌,好像One Way Ticket就唱到街知行聞,而Beatles也成為當年青少年的模仿對象。

其後隨著Teddy Robin & The Playboys、蓮花樂隊、溫拿樂隊等等的出現,帶動了香港樂壇的Band Sound元素,而許冠傑的「半斤八兩」無可否認地唱出了當時草根階層的心聲,「梨渦淺笑」、「雙星情歌」、「浪子心聲」等等亦使粵語流行曲被廣大市民的認同繼而愛不釋手,發展至今,本地原創粵語流行曲已經成為香港樂壇的主流歌曲。

另一方面,在劇中的髮型衣飾亦都是依據當年的打扮而演繹,船踭鞋、喱士花邊、喇叭褲、清湯掛臉、髮髻、假髮等等都是極為流行,可算是六、七年代的重要象徵。

今次很高興有機會參與「東方之珠」的演出,讓我再三回顧時代的變遷,縱使經過時間的洗禮,但點滴的回憶在腦海依舊是歷歷在目,從歌廳的沒落,取而代之的是電台、電視台稱霸樂壇,這些都教我知道,轉眼間,我已經在演藝事業快將走過了人生的四十個寒暑,「每當變幻時,便知時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