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接觸

荃專欄: 南方都市日報

太平清醮

香港有些傳統節日,具地方色彩。好像已有二百年歷史的長洲太平清醮,相傳在清朝年代長洲發生嚴重瘟疫,村民向真武玄天上帝求助,設壇拜祭,舉行太平清醮,瘟疫果然消失,自此每年這段時間舉行慶典活動,又好像農曆三月天后誕,各地也有慶祝活動,也是神功戲最旺場的時間;說來也奇怪,不知是否巧合,每年天后誕的正日也會下雨,寓意天后出巡。我記得以前在這段時間,全港的戲班忙得不可開交,到處也有戲棚,我試過在天后誕的正日,一天做兩場神功戲,真是等閒事,沒有人會坐冷板凳的。

話說回來,長洲的太平清醮,除了有飄色巡遊外,還有另一項重頭戲,就是搶包山;可以拿到的「平安包」,會放在家裡供奉,保佑風調雨順得平安。以前透過電視看見村民鬥快爬上約有四十多呎高的包山,令人看得驚心動魄;在二十六年前發生意外,造成多人受傷後,這個活動也被禁止了,我也以為它會成為絕響。

不過今年經政府重新設計及安排,這個經典活動得以重出江湖。政府以安全為大前提,特別訂造了一個工程師認可,高四十七呎的包山架,在包山底部鋪有軟墊,而參賽者也需扣上安全帶以策安全。一聲令下,十二名參賽者要在限時三分鐘像猴子般攀上這座山有八千多個包的包山,奪得最多平安包者,為之勝出,看見他們一鼓作氣爬上包山,現場觀眾呼喊聲不絕於耳,重現當年既熱鬧又緊張的情境。

據聞長洲這一年一度的盛事,吸引了超過五萬名遊客,比島上居民多出兩倍,甚至有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的師生專程前來感受節日氣氛,島上生意勁升四成。其實做生意是其次,最重要是把其背後的傳統得以流傳,把昔日的光輝文化得以延續下去。

返回